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宿根花卉类论文

辽宁省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种质资源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摘要第10-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7-27页
    1.1 观赏草研究概况第18-24页
        1.1.1 观赏草的定义第18-19页
        1.1.2 观赏草的研究现状第19-24页
    1.2 野古草研究进展第24-27页
        1.2.1 野古草的利用现状研究第24-25页
        1.2.2 野古草的繁殖特性研究第25-26页
        1.2.3 野古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第26-27页
第二章 野古草生物学特性研究第27-3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7-31页
        2.1.1 试验材料第27页
        2.1.2 试验方法第27-31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1-38页
        2.2.1 野古草生长发育特性第31-34页
        2.2.2 野古草开花结实特性第34-36页
        2.2.3 野古草的观赏价值及评价第36-38页
    2.3 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野古草种子萌发特性研究第39-60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3.1.1 温度和光强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第39-40页
        3.1.2 PEG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第40页
        3.1.3 水分胁迫对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第40-41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1-58页
        3.2.1 温度和光强对野古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第41-47页
        3.2.2 PEG胁迫对野古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第47-53页
        3.2.3 PEG胁迫对野古草幼苗的生理影响第53-58页
    3.3 小结第58-60页
第四章 野古草光合特性研究第60-66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60-61页
        4.1.1 试验材料第60页
        4.1.2 试验方法第60-61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61-65页
        4.2.1 野古草光合作用对光强的响应第61-63页
        4.2.2 野古草光合作用对CO_2浓度的响应第63-65页
    4.3 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野古草遗传多样性研究第66-77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66-67页
        5.1.1 表型性状观测第66页
        5.1.2 染色体核型分析第66-67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67-75页
        5.2.1 野古草居群表型性状评价第67-71页
        5.2.2 野古草居群染色体核型分析第71-75页
    5.3 小结第75-77页
第六章 讨论和结论第77-85页
    6.1 讨论第77-83页
        6.1.1 野古草生物学特性第77-78页
        6.1.2 温度和光强对野古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第78页
        6.1.3 PEG胁迫对野古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第78-79页
        6.1.4 PEG胁迫对野古草幼苗生理的影响第79-81页
        6.1.5 野古草光合特性第81-82页
        6.1.6 野古草表型性状多样性第82-83页
        6.1.7 野古草染色体核型分析第83页
    6.2 结论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5页
附录第95-99页
致谢第99-100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品种抗稻瘟病等位基因鉴定及抗瘟新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下一篇:辽宁省百里香属(Thymus L.)植物生物学特性及挥发油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