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绪 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思路 | 第14-16页 |
1.3.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1.3.2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2 基于作业的产品成本形成与分类 | 第16-24页 |
2.1 基于作业的产品成本形成 | 第16-22页 |
2.1.1 产品设计 | 第17-19页 |
2.1.2 采购与制造 | 第19-22页 |
2.1.3 产品销售 | 第22页 |
2.2 产品成本分类 | 第22-24页 |
3 基于作业的成本核算原理 | 第24-36页 |
3.1 基于作业的成本要素 | 第24-27页 |
3.1.1 基本要素 | 第24-26页 |
3.1.2 辅助要素 | 第26-27页 |
3.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 第27-33页 |
3.2.1 新的成本观念 | 第27页 |
3.2.2 基本原理 | 第27-28页 |
3.2.3 作业成本法实施步骤 | 第28-32页 |
3.2.4 作业成本法的发展与局限 | 第32-33页 |
3.3 基于作业的成本管理 | 第33-36页 |
3.3.1 作业分析 | 第34页 |
3.3.2 成本元分析(成本动因分析) | 第34-35页 |
3.3.3 业绩计量 | 第35-36页 |
4 经济增加值 | 第36-45页 |
4.1 股东权益最大化的基本观点 | 第36页 |
4.2 经济增加值的基本原理 | 第36-45页 |
4.2.1 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原理 | 第37-40页 |
4.2.2 经济增加值的实质:4个M | 第40-41页 |
4.2.3 经济增加值的优势 | 第41-42页 |
4.2.4 经济增加值的局限性 | 第42-44页 |
4.2.5 提高经济增加值的途径 | 第44-45页 |
5 作业成本法与经济增加值的集成模式 | 第45-58页 |
5.1 集成作业成本法与经济增加值的理论基础 | 第45-49页 |
5.1.1 经济增加值与作业成本法结合的目标 | 第45页 |
5.1.2 作业成本法与经济增加值的集成模型 | 第45-47页 |
5.1.3 作业成本法与经济增加值的集成模式实施步骤 | 第47-48页 |
5.1.4 作业成本法与经济增加值集成模式的优势 | 第48-49页 |
5.2作业成本法与经济增加值集成模式应用案例 | 第49-58页 |
6 结 论 | 第58-59页 |
致 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