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论文

长期施肥与轮作对农田土壤磷素吸持特性和磷素形态的影响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选题依据第14-15页
     ·磷肥的利用率和生物有效性低第14页
     ·施肥增产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5-22页
     ·长期施肥对农田土壤磷素积累的影响研究第15-16页
     ·土壤磷素吸附与解吸的研究第16-17页
     ·土壤磷素形态分级与生物有效性的研究第17-20页
       ·土壤磷素形态的分级第17-18页
       ·土壤各形态磷素的有效性第18-19页
       ·长期施肥对土壤各形态磷素转化的影响第19-20页
     ·土壤磷素流失与环境风险评价的研究第20-22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研究目的第22页
     ·研究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4-28页
   ·研究内容第24-25页
     ·长期施肥与轮作对农田土壤磷素吸持特性的影响第24页
     ·长期施肥与轮作对农田土壤磷素和有机质的影响第24页
     ·长期轮作对农田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第24页
     ·长期施肥对农田土壤磷素淋失“突变点”的影响第24-25页
   ·研究方法第25-27页
     ·试验地区概况第25页
     ·长期定位试验设计第25-26页
     ·土样采集与分析项目第26-27页
     ·磷吸附参数的确定第27页
     ·磷素的分级第27页
     ·土壤磷素淋失突变点模拟试验第27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7-28页
第三章 长期施肥与轮作对农田土壤磷素吸持特性的影响第28-34页
   ·引言第28页
   ·材料与方法第28-29页
     ·试验地区概况第28页
     ·试验设计第28页
     ·土样采集与分析项目第28页
     ·磷吸附参数的确定第28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8-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32页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磷素吸持参数的影响第29-30页
     ·长期不同轮作对土壤磷素吸持特性的影响第30-32页
     ·磷素吸持参数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分析第32页
   ·讨论第32-33页
   ·结论第33-34页
第四章 长期施肥与轮作对农田土壤磷素和有机质的影响第34-42页
   ·引言第34页
   ·材料与方法第34页
     ·试验地区概况第34页
     ·试验设计第34页
     ·土样采集与测定项目第34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4页
   ·结果与分析第34-40页
     ·不同施肥对土壤磷素和有机质的影响第34-36页
     ·不同轮作对土壤磷素和有机质的影响第36-38页
     ·轮作中不同茬口对土壤磷素和有机质的影响第38-39页
     ·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磷素的相关性分析第39-40页
   ·讨论第40-41页
   ·结论第41-42页
第五章 长期轮作对农田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第42-49页
   ·引言第42页
   ·材料与方法第42页
     ·试验地区概况第42页
     ·试验设计第42页
     ·土样采集与分析项目第42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2页
   ·结果与分析第42-48页
     ·不同轮作对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第42-45页
     ·轮作与连作之间土壤磷素形态的比较第45-46页
     ·土壤各形态磷素对有效磷的贡献分析第46-47页
     ·土壤各形态磷素与土壤磷素吸持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第47-48页
   ·讨论第48页
   ·结论第48-49页
第六章 长期施肥对农田土壤磷素淋失“突变点”的影响第49-57页
   ·引言第49页
   ·材料与方法第49-50页
     ·试验地区概况第49页
     ·试验设计第49页
     ·土样采集与分析项目第49页
     ·土壤磷素淋失“突变点”模拟试验第49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9-50页
   ·结果与分析第50-55页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有效磷、全磷和水溶性磷的影响第50-52页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磷素淋失“突变点”的影响第52-54页
     ·土壤磷素淋失“突变点”与土壤性质和吸持参数的关系第54-55页
   ·讨论第55-56页
   ·结论第56-57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57-60页
   ·总结第57-58页
     ·长期施肥与轮作对农田土壤磷素吸持特性的影响第57页
     ·长期施肥与轮作对农田土壤磷素和有机质的影响第57-58页
     ·长期轮作对农田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第58页
     ·长期施肥对农田土壤磷素淋失“突变点”的影响第58页
   ·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8页
致谢第68-69页
作者简介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林废弃物速腐菌剂的筛选和制备研究
下一篇:坡耕地玉米作物根系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