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论文

毛泽东与邓小平时代的中国核战略演进动因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2页
 一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7-8页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8-10页
 三 论文研究方法第10-11页
 四 分析框架第11-12页
第一章 中国核战略的形成与发展第12-21页
 第一节 核战略概述第12-13页
 第二节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核战略——反核讹诈战略第13-17页
  一 毛泽东时代中国核力量发展进程第13-14页
  二 毛泽东时代中国核战略——反核讹诈战略第14-17页
 第三节 邓小平时代的中国核战略——最低核威慑战略第17-20页
  一 邓小平时代中国核力量发展进程第17页
  二 邓小平时代中国核战略——最低核威慑战略第17-20页
 第四节 反核讹诈战略与最低核威慑战略的异同第20-21页
第二章 毛泽东时代中国核战略形成与发展动力分析第21-31页
 第一节 国际局势与大国关系第21-25页
  一 国际局势异常严峻、美苏核对抗第21-22页
  二 美国频繁对中国进行核讹诈和核威慑第22-24页
  三 中苏同盟及苏联由友好向敌对转变第24-25页
 第二节 中国的国家身份和国家利益定位第25-28页
  一 1949-1956:一边倒的“准社会主义国家”第26-27页
  二 1957-1976:革命的社会主义国家第27-28页
 第三节 毛泽东个人的核理念第28-31页
  一 毛泽东核理念的特点第28-30页
  二 毛泽东核理念的出发点及影响第30-31页
第三章 邓小平时代中国核战略发展和演进动力分析第31-40页
 第一节 国际局势和大国关系第31-35页
  一 国际局势相对缓和第31-32页
  二 美中关系一波三折第32-33页
  三 与苏联持续对立第33-35页
 第二节 中国的国家身份和利益定位:国际社会中的一员第35-36页
  一 国家身份定位:国际社会中的一员第35页
  二 利用和平环境发展经济是国家利益所在第35-36页
 第三节 邓小平个人的核理念第36-40页
  一 邓小平对核问题的综合认识第36-37页
  二 邓小平核理念的具体体现第37-40页
第四章 中国现行核战略及变迁预估第40-45页
 第一节 1989 年至今中国的核战略及其发展方向分析第40-43页
  一 中国现行核战略——最低核威慑战略第40-41页
  二 预估中国核战略的发展方向第41-43页
 第二节 在现行核战略基础上还需处理好的几个问题第43-45页
  一 积极妥善处理中美核关系第43-44页
  二 进一步增强核反击力量的有效性第44页
  三 严肃慎重对待核扩散的问题第44-45页
结语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附表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北京、巴黎的经验反思
下一篇:英迪拉·甘地政府(1971-1977)外交决策机制和决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