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焊接材料论文--电弧焊材料论文--焊丝论文

Mg、Zr、Er和Ag对5xxx铝合金焊丝焊接性能的影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5页
    1.1 铝合金的应用与发展第11-12页
    1.2 铝合金焊接技术第12-17页
        1.2.1 铝合金焊接技术的应用第12-15页
            1.2.1.1 铝合金焊接技术在舰船建造中的应用第12-13页
            1.2.1.2 铝合金焊接技术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第13-14页
            1.2.1.3 铝合金焊接技术在航天工业中的应用第14-15页
        1.2.2 铝合金焊接方法第15-17页
    1.3 合金在焊接中的问题及改善措施第17-19页
        1.3.1 铝合金在焊接中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1.3.2 焊接接头的软化第18页
        1.3.3 改善焊接接头软化的措施第18-19页
    1.4 铝合金焊丝发展与生产工艺第19-20页
        1.4.1 铝合金焊丝的发展第19页
        1.4.2 铝合金焊丝的生产工艺第19-20页
    1.5 铝合金焊丝中元素的作用第20-23页
        1.5.1 铝合金焊丝中合金元素的作用第20页
        1.5.2 铝合金焊丝中稀土元素的作用第20-21页
        1.5.3 Zr、Er和Ag在5xxx铝合金中的作用第21-23页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第23-25页
第2章 实验方法与设备第25-35页
    2.1 实验工艺流程第25-26页
    2.2 实验设备第26-29页
        2.2.1 熔炼浇注设备第26-27页
        2.2.2 挤压设备第27-28页
        2.2.3 拉拔设备第28页
        2.2.4 焊接设备第28-29页
    2.3 实验材料第29-32页
        2.3.1 焊丝成分第29-30页
        2.3.2 焊接铝合金板材的成分第30-32页
            2.3.2.1 合金板材轧制第31页
            2.3.2.2 板材的固溶时效第31-32页
    2.4 检测与分析方法第32-35页
        2.4.1 力学性能检测第32-33页
            2.4.1.1 常温拉伸实验第32-33页
            2.4.1.2 常温弯曲实验第33页
        2.4.2 硬度检测第33页
        2.4.3 电导率检测第33-34页
        2.4.4 显微组织分析第34-35页
            2.4.4.1 金相组织(OM)分析第34页
            2.4.4.2 X射线衍射物相(XRD)分析第34页
            2.4.4.3 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与分析第34-35页
第3章 5xxx铝合金焊丝制备及焊接实验第35-61页
    3.1 实验材料第35页
    3.2 挤压工艺第35-39页
        3.2.1 热挤压参数的选定第36-38页
            3.2.1.1 均匀化温度的选定第36-37页
            3.2.1.2 热挤压温度的选定第37页
            3.2.1.3 挤压比的选定第37-38页
            3.2.1.4 挤压速度的选定第38页
            3.2.1.5 挤压时的润滑第38页
        3.2.2 挤压试验过程第38-39页
    3.3 铸态和挤压态微观组织观察第39-45页
        3.3.1 铸态和挤压态金相组织观察第39-44页
        3.3.2 挤压态扫描组织观察第44-45页
    3.4 铝合金焊丝的拉拔第45-50页
        3.4.1 铝合金焊丝拉拔工艺第45-48页
            3.4.1.1 拉拔工艺参数的确定第46-47页
            3.4.1.2 中间退火温度第47页
            3.4.1.3 拔丝速度第47页
            3.4.1.4 拉拔过程中的润滑第47-48页
            3.4.1.5 拔丝模具的清理第48页
        3.4.2 拉拔试验过程第48-49页
        3.4.3 焊丝表面处理第49-50页
    3.5 铝合金焊丝的焊接试验第50-53页
        3.5.1 焊接工艺第51-52页
            3.5.1.1 焊前清理第51页
            3.5.1.2 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第51-52页
        3.5.2 焊接试验过程第52-53页
    3.6 铝合金焊丝的堆焊实验第53-60页
        3.6.1 焊丝堆焊实验第54页
        3.6.2 堆焊层硬度实验第54-57页
            3.6.2.1 5183调整主元素Mg及其微合金化后的焊丝堆焊层硬度第54-55页
            3.6.2.2 5356调整主元素Mg及其微合金化后的焊丝堆焊层硬度第55-57页
        3.6.3 堆焊层电导率实验第57-60页
            3.6.3.1 5183调整主元素Mg及其微合金化后的焊丝堆焊层电导率第57-58页
            3.6.3.2 5356调整主元素Mg及其微合金化后的焊丝堆焊层电导率第58-60页
    3.7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4章 Mg元素对焊丝焊接7A52铝合金性能的影响第61-70页
    4.1 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组成第61-62页
    4.2 不同Mg含量的5183焊丝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第62-64页
    4.3 传统5356和新型5356焊丝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第64-65页
    4.4 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分析第65-66页
    4.5 焊后力学性能检验第66-69页
        4.5.1 常温拉伸性能第66-67页
        4.5.2 常温弯曲性能第67-69页
    4.6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5章 Zr、Er和Ag对焊丝焊接7A52铝合金性能的影响第70-84页
    5.1 5183与微合金化后的焊丝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第70-72页
        5.1.1 传统5183焊丝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第70页
        5.1.2 5183焊丝微合金化后焊接接头显微组织第70-72页
    5.2 5356 与微合金化后的焊丝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第72-74页
        5.2.1 传统5356焊丝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第72页
        5.2.2 5356焊丝微合金化后焊接接头显微组织第72-74页
    5.3 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分析第74-78页
        5.3.1 焊缝区的微观组织分析第75-77页
        5.3.2 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分析第77-78页
    5.4 焊后力学性能检验第78-83页
        5.4.1 硬度实验第78-80页
            5.4.1.1 5183及其微合金化后的焊接接头焊缝处硬度第78-79页
            5.4.1.2 5356及其微合金化后的焊接接头焊缝处硬度第79-80页
        5.4.2 常温拉伸性能第80-82页
        5.4.3 常温弯曲性能第82-83页
    5.5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6章 结论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牌号无取向硅冷轧与再结晶织构的演变
下一篇:镧对Cr12钢夹杂物、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