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2 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对象 | 第10-13页 |
1.3.1 调研对象空间范围界定 | 第10-11页 |
1.3.2 调研对象内容范围界定 | 第11-13页 |
1.4 选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3-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2. 历史中心区生活性街道小型商业空间环境更新理论与实践 | 第17-35页 |
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 第17-23页 |
2.1.1 国外相关理论综述及历史发展演变 | 第17-19页 |
2.1.2 国外实践分析 | 第19-23页 |
2.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 第23-32页 |
2.2.1 国内相关理论综述及历史发展演变 | 第23-25页 |
2.2.2 国内实践分析 | 第25-32页 |
2.3 由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得到的启示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3. 西安明城区生活性街道小型商业空间调查研究 | 第35-55页 |
3.1 西安市商业发展演变 | 第35-38页 |
3.2 明城区生活性街道小型商业空间概述 | 第38-40页 |
3.3 明城区典型生活性街道小型商业空间分析调研 | 第40-47页 |
3.3.1 湘子庙街 | 第41-43页 |
3.3.2 竹笆市 | 第43-45页 |
3.3.3 菊花园 | 第45-47页 |
3.4 明城区内生活性街道小型商业空间存在的问题 | 第47-50页 |
3.4.1 商业空间秩序混乱 | 第48页 |
3.4.2 停车问题严重 | 第48-49页 |
3.4.3 街道文化缺失 | 第49页 |
3.4.4 景观设施陈旧 | 第49-50页 |
3.5 明城区生活性街巷小型商业空间解决方法 | 第50-54页 |
3.5.1 梳理空间序列 | 第50-51页 |
3.5.2 组织横向空间关系 | 第51-52页 |
3.5.3 标志元素体现传统韵味 | 第52-53页 |
3.5.4 景观设施设计方法 | 第53-5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4. 大车家道小型商业空间环境更新改造实践案例 | 第55-71页 |
4.1 大车家巷概述 | 第55-56页 |
4.2 大车家巷现状分析 | 第56-60页 |
4.2.1 消费受众分析 | 第56-57页 |
4.2.2 商业业态分析 | 第57-58页 |
4.2.3 商业空间分析 | 第58-59页 |
4.2.4 商业基础设施分析 | 第59-60页 |
4.3 大车家巷商业空间改造 | 第60-70页 |
4.3.1 设计原则 | 第60-62页 |
4.3.2 设计思路 | 第62-63页 |
4.3.3 空间环境改造 | 第63-66页 |
4.3.4 交通环境改造 | 第66-68页 |
4.3.5 景观设施 | 第68-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5. 生活性街道小型商业空间更新改造方法研究 | 第71-77页 |
5.1 生活性街道小型商业空间设计原则方法研究 | 第71-72页 |
5.1.1 整体性区域定位 | 第71页 |
5.1.2 多样性商业形式 | 第71-72页 |
5.1.3“自下而上”的设计 | 第72页 |
5.1.4 交往性空间扩展 | 第72页 |
5.2 生活性街道小型商业空间模式研究 | 第72-74页 |
5.2.1 线性空间设计方法研究 | 第73页 |
5.2.2 点状空间设计方法研究 | 第73-74页 |
5.3 生活性街道小型商业空间文化元素在景观设施中体现 | 第74-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85页 |
图表目录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