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高通量测序和qRT-PCR研究何首乌肝损伤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序言第12-18页
第二章 LPS诱导何首乌的动物肝损伤评价模型的建立第18-29页
    1 实验材料第18-20页
        1.1 药品和主要试剂第18-19页
        1.2 动物第19页
        1.3 仪器第19-20页
    2 实验方法第20-22页
        2.1 LPS诱导何首乌的大鼠肝损伤模型的建立第20页
        2.2 肝功能生化指标的检测第20页
        2.3 血清中LPS含量的检测第20-21页
        2.4 肝脏指数及病理学检查第21页
        2.5 粪便样本的采集第21-22页
        2.6 统计学分析第22页
    3 实验结果第22-27页
        3.1 不同时间点不同组别动物常规笼旁观察第22页
        3.2 不同时间点不同组别动物体重变化第22页
        3.3 不同时间点不同组别动物血清ALT、AST和LPS值变化第22-23页
        3.4 不同时间点不同组别动物肝脏指数的变化第23页
        3.5 大鼠肝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第23-27页
    4 讨论第27-29页
第三章 高通量测序技术和qRT-PCR法研究何首乌肝损伤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第29-56页
    1 实验材料第30-31页
        1.1 主要试剂/ 试剂盒第30页
        1.2 主要仪器与耗材第30-31页
    2 实验方法第31-38页
        2.1 实验粪便样本的收集与保存第31页
        2.2 菌群总D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第31-33页
            2.2.1 菌群总DNA的提取第31-32页
            2.2.2 菌群总DNA质量检测第32-33页
        2.3 Illumina测序技术第33-35页
            2.3.1 菌群总DNA的提取和PCR扩增第33页
            2.3.2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第33-34页
            2.3.3 测序数据的处理第34页
            2.3.4 OTU聚类和物种注释第34页
            2.3.5 α 多样性分析第34页
            2.3.6 β 多样性分析第34-35页
            2.3.7 群落结构差异分析第35页
        2.4 差异菌种引物的Real- Time PCR第35-38页
            2.4.1 目的基因质粒标准样品的制备第35-37页
            2.4.2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反应第37-38页
        2.5 统计学分析第38页
    3 实验结果第38-53页
        3.1 粪便样本的采集及测序信息第38页
        3.2 微生态构成及分布丰度分析结果第38-40页
            3.2.1 门水平微生态构成及分布丰度分析结果第38-39页
            3.2.2 科水平微生态构成及分布丰度分析结果第39-40页
        3.3 α 多样性分析结果第40-45页
            3.3.1 稀释曲线结果第40-41页
            3.3.2 物种累积曲线结果第41页
            3.3.3 α 多样性指数结果第41-45页
        3.4 β 多样性分析结果第45页
            3.4.1 主成分分析结果第45页
            3.4.2 主坐标分析结果第45页
            3.4.3 样品聚类分析结果第45页
        3.5 群落结构差异统计分析结果第45-49页
        3.6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第49-53页
    4 讨论第53-56页
总结与展望第56-5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7-58页
附件第58-74页
英文缩略语名词对照表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枫蓼颗粒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药效学研究
下一篇:菊苣酸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