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论文写作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论文写作背景 | 第9-10页 |
1.1.2 论文写作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论文总体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3.1 论文总体思路 | 第12-13页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论文特色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黑龙江省无线电台站管理现状分析 | 第15-29页 |
2.1 黑龙江省无线电台站管理现状 | 第15-20页 |
2.1.1 无线电台站管理介绍 | 第15-16页 |
2.1.2 黑龙江省无线电台站管理主体介绍 | 第16-19页 |
2.1.3 黑龙江省无线电台站管理客体介绍 | 第19-20页 |
2.2 黑龙江省无线电台站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0-27页 |
2.2.1 黑龙江省无线电台站管理主体存在的问题 | 第20-24页 |
2.2.2 黑龙江省无线电台站管理客体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2.2.3 黑龙江省无线电台站管理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2.3 黑龙江省无线电台站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国内外无线电台站管理实践与启示 | 第29-37页 |
3.1 国外无线电台站管理实践 | 第29-31页 |
3.1.1 美国无线电台站管理实践 | 第29页 |
3.1.2 日本无线电台站管理实践 | 第29-30页 |
3.1.3 加拿大无线电台站管理实践 | 第30-31页 |
3.2 国内无线电台站管理实践 | 第31-33页 |
3.2.1 香港无线电台站管理实践 | 第31-32页 |
3.2.2 上海无线电台站管理实践 | 第32-33页 |
3.3 国内外无线电台站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 第33-36页 |
3.3.1 无线电台站管理法律启示 | 第33页 |
3.3.2 无线电台站管理机构设置启示 | 第33-34页 |
3.3.3 无线电台站市场管理启示 | 第34-35页 |
3.3.4 无线电台站管理观念启示 | 第35页 |
3.3.5 无线电台站管理措施启示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提高黑龙江省无线电台站管理水平的对策 | 第37-49页 |
4.1 提高黑龙江省无线电台站主体管理水平的对策 | 第37-42页 |
4.1.1 加强边境无线电管理 | 第37-38页 |
4.1.2 提高无线电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 第38-39页 |
4.1.3 探索无线电管理体制转变 | 第39页 |
4.1.4 加强专业管理人才培养和储备 | 第39-40页 |
4.1.5 转变无线电台站管理观念 | 第40-41页 |
4.1.6 加强县级无线电管理机构的作用 | 第41-42页 |
4.2 提高黑龙江省无线电台站管理客体素质的对策 | 第42-46页 |
4.2.1 协调多部门加强市场管理 | 第42-43页 |
4.2.2 提高主动防范能力 | 第43-45页 |
4.2.3 丰富无线电台站管理措施 | 第45-46页 |
4.3 提高黑龙江省无线电台站管理行政执法水平的对策 | 第46-48页 |
4.3.1 加大宣贯《黑龙江省无线电管理条例》力度 | 第46页 |
4.3.2 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法》出台 | 第46-47页 |
4.3.3 严格规范行政执法程序 | 第47-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