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紫鹊界梯田认租的游客感知调查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页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1-14页
        1.2.1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2.2 研究方法第12页
        1.2.3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2-14页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4-19页
    2.1 国外关于旅游扶贫的研究第14-16页
        2.1.1 旅游扶贫方式第14页
        2.1.2 自然旅游与减贫第14-15页
        2.1.3 遗产旅游与扶贫第15页
        2.1.4 农业旅游与扶贫第15页
        2.1.5 社区旅游与扶贫第15-16页
    2.2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现状第16-18页
        2.2.1 旅游扶贫的内涵研究第16页
        2.2.2 旅游扶贫的战略与模式研究第16-17页
        2.2.3 特定地区旅游扶贫的研究第17页
        2.2.4 旅游扶贫的效应研究第17页
        2.2.5 旅游扶贫问题对策研究第17页
        2.2.6 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第17-18页
    2.3 小结第18-19页
3 研究地概况第19-22页
    3.1 紫鹊界自然与经济概况第19页
    3.2 紫鹊界旅游发展第19-20页
    3.3 紫鹊界梯田面临的困境第20-22页
4 精准扶贫模式——梯田认租第22-26页
    4.1 梯田认租模式的提出第22页
    4.2 梯田认租模式的核心理念第22-23页
        4.2.1 提高生态旅游效益第22页
        4.2.2 提高生态体验效益第22页
        4.2.3 提高文化科普效益第22-23页
        4.2.4 提高文化传承效益第23页
    4.3 梯田认租模式的实施——全球认租第23-25页
        4.3.1 认租平台第23页
        4.3.2 内容及模式第23-25页
        4.3.3 营销模式第25页
    4.4 梯田认租实施现状第25-26页
5 梯田认租的游客感知分析第26-37页
    5.1 问卷调查与样本构成分析第26-27页
    5.2 被调查游客的对紫鹊界的整体认知第27-28页
    5.3 对此次梯田认租活动组织的认知第28-29页
    5.4 对梯田认租活动价值感知第29-30页
    5.5 梯田认租效应评价第30-31页
    5.6 活动结束后的归属感受相关描述第31-33页
    5.7 对后续梯田认租活动的关注第33页
    5.8 认租活动出现问题的抱怨反映第33-34页
    5.9 调查项总排名分析第34-37页
6 对策与建议第37-39页
    6.1 政府主导,加大宣传力度第37页
    6.2 协同相关各方,加大科研合作第37页
    6.3 建立良好环境,立体提升景区农耕文化吸引力第37-38页
    6.4 全面提升认租品位,提高梯田认租性价比第38页
    6.5 多方支持,构建扶贫的系统工程第38-39页
7 结论与展望第39-40页
    7.1 结论第39页
    7.2 展望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4页
附录 调查问卷第44-47页
附件一第47-51页
附件二第51-53页
附件三第53-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紫鹊界村民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与行为研究
下一篇:河南省许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