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镇形成与发展论文

我国新型城镇化及推进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导论第8-14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1.1 选题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2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9-11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2页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第12-14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2 创新之处第13-14页
第二章 城镇化相关理论及经验借鉴第14-20页
    2.1 城镇化的概念第14页
    2.2 城镇化相关理论第14-16页
        2.2.1 区位理论第14-15页
        2.2.2 新区域主义理论第15页
        2.2.3 城乡一体化理论第15-16页
    2.3 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第16-20页
        2.3.1 国外城镇化发展基本特征第16-18页
        2.3.2 国外城镇化发展主要经验第18页
        2.3.3 国外城镇化发展主要教训第18页
        2.3.4 国外城镇化发展经验的启示第18-20页
第三章 我国城镇化发展成就与挑战第20-25页
    3.1 我国城镇化历程第20-21页
        3.1.1 计划经济时期城镇化的波动发展第20页
        3.1.2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第20-21页
    3.2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第21-22页
        3.2.1 配套改革取得一定进展第21页
        3.2.2 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人口迅速增加第21-22页
        3.2.3 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明显增强第22页
    3.3 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第22-25页
        3.3.1 人口“半城镇化”现象突出第22页
        3.3.2 区域发展不平衡第22-23页
        3.3.3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第23页
        3.3.4 “土地城镇化”快速扩展第23-25页
第四章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点第25-30页
    4.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原则第25-27页
        4.1.1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第25-26页
        4.1.2 新型城镇化的原则和要求第26-27页
    4.2 新型城镇化的特点第27-28页
        4.2.1 “四化”协调互动的城镇化第27页
        4.2.2 构建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第27-28页
        4.2.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28页
    4.3 新旧城镇化发展比较第28-30页
第五章 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第30-36页
    5.1 完善城市体系第30-31页
        5.1.1 适度发展控制大城市第30页
        5.1.2 加速发展中小城市第30-31页
        5.1.3 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第31页
    5.2 创新城镇公共治理体制第31-32页
        5.2.1 改革城镇发展的激励机制第31-32页
        5.2.2 建立权责适应的财政制度第32页
        5.2.3 构建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第32页
    5.3 推进相关体制机制改革第32-33页
        5.3.1 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第32-33页
        5.3.2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第33页
    5.4 积极推进“人的城镇化”第33-36页
        5.4.1 “人的城镇化”的物质基础第34页
        5.4.2 “人的城镇化”的心理干预第34-35页
        5.4.3 城镇化的“就近原则”第35-36页
结论与展望第36-37页
致谢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39页
    中文参考文献第38-39页
    外文参考文献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31042奥氏体耐热钢组织性能优化研究
下一篇:超磁致伸缩微致动器驱动的车削加工系统建模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