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中的政策效应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1.1 论文的主题与研究背景第7-9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概况第9-10页
        1.2.1 关于股市波动的研究第9页
        1.2.2 关于政策市与政策效应第9-10页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第10-12页
        1.3.1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1-12页
第二章 股票市场波动的一般分析与中国股市的波动状况第12-26页
    2.1 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一般特征第12-14页
        2.1.1 股票市场的偏向性第12页
        2.1.2 股票市场的随机性第12页
        2.1.3 股票市场的跳跃性第12-13页
        2.1.4 股票市场的周期性第13页
        2.1.5 股票市场的心理性第13-14页
    2.2 股票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第14-16页
        2.2.1 宏观经济与股票价格波动第14-15页
        2.2.2 政策因素与股价波动第15页
        2.2.3 微观经济因素与股价波动第15-16页
        2.2.4 市场因素与股价波动第16页
        2.2.5 非经济因素与股价波动第16页
    2.3 股票市场中的异常波动及其危害第16-18页
        2.3.1 异常波动的主要表现形式第17页
        2.3.2 异常波动的危害第17-18页
    2.4 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的状况第18-26页
        2.4.1 衡量股市波动状况的指标选择第18-19页
        2.4.2 中国股市波动的总体状况第19-24页
        2.4.3 中国股市波动的特点第24-26页
第三章 中国股票市场政策效应分析第26-36页
    3.1 中国股票市场政策效应的特点第26-28页
        3.1.1 中国股票市场政策存在制度缺陷第26页
        3.1.2 中国股票市场具有较强的政策效应但缺乏政策效率第26-28页
        3.1.3 中国股票市场存在明显的博弈政策和政策依赖两种现象第28页
    3.2 中国股票市场政策效应的成因第28-36页
        3.2.1 证券市场的产生是国家制度安排的结果第29-31页
        3.2.2 政府为股市提供隐性担保是政策效应产生的最直接原因第31-33页
        3.2.3 政府是上市公司的最大股东第33-34页
        3.2.4 政府在证券市场中扮演双重角色第34-36页
第四章 中国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与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第36-54页
    4.1 政策对异常波动的传导机制第36-37页
    4.2 中国股票市场异常波动点的识别第37-43页
        4.2.1 波动变化点的检验方法第37-39页
        4.2.2 中国股市异常波动点的识别过程第39-40页
        4.2.3 检验结果的分析第40-43页
    4.3 中国股市政策效应的事件研究检验第43-54页
        4.3.1 事件研究法概述第43-46页
        4.3.2 中国股市宏观政策效应的统计检验第46-51页
        4.3.3 统计结论的分析第51-54页
第五章 政策市的危害及其治理对策第54-60页
    5.1 政策市的危害第54-55页
        5.1.1 扭曲投资理念和价格信号,影响股市资源配置功能效率第54页
        5.1.2 加大中小投资者的投资风险第54-55页
        5.1.3 助长违法违规行为第55页
        5.1.4 降低证券法规和监管机构的权威性第55页
    5.2 对中国股票市场政策的几点建议第55-60页
        5.2.1 调整政府角色,正确把握适度的政策干预第55-57页
        5.2.2 正确定位股市的多项功能,弱化单纯为国企融资的功能第57-58页
        5.2.3 加强行业自律监管第58页
        5.2.4 强化信息披露机制第58-59页
        5.2.5 适时适当创设股市衍生工具第59-60页
附表第60-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评价者影响力的协商评价方法研究
下一篇:有限理性的电信套餐消费者选择行为分析与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