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3-14页 |
1 绪论 | 第14-48页 |
1.1 阴离子聚合 | 第15-22页 |
1.1.1 基于活性阴离子聚合方法的复杂拓扑结构聚合物合成 | 第15-16页 |
1.1.2 基于可控阴离子聚合的功能性单体及功能性聚合物研究 | 第16-20页 |
1.1.3 基于4-乙烯苯基二甲基硅烷的功能性聚合物 | 第20-22页 |
1.2 液晶高分子 | 第22-37页 |
1.2.1 液晶简介 | 第22-24页 |
1.2.2 液晶高分子 | 第24-37页 |
1.3 苝酰亚胺类有机半导体材料 | 第37-45页 |
1.3.1 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 | 第37-40页 |
1.3.2 液晶性花酰亚胺及其衍生物半导体材料 | 第40-42页 |
1.3.3 含苝酰亚胺的有机聚合物半导体材料 | 第42-45页 |
1.4 本论文设计思想与研究内容 | 第45-48页 |
2 基于4-乙烯苯基二甲基硅烷的均聚、共聚及自交联研究 | 第48-71页 |
2.1 引言 | 第4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8-51页 |
2.2.1 主要原料 | 第48-49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2.2.3 分析与测试 | 第50-5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1-69页 |
2.3.1 4-乙烯苯基二甲基硅烷(VPDMS)的合成与表征 | 第51-52页 |
2.3.2 VPDMS均聚物(PVPDMS)的合成与表征 | 第52-55页 |
2.3.3 苯乙烯/VPDMS共聚物(PS-SiH)的合成与表征 | 第55-58页 |
2.3.4 丁二烯/VPDMS共聚物(SBR-SiH)的合成与表征 | 第58-61页 |
2.3.5 异戊二烯/VPDMS共聚物(SIR-SiH)的合成与表征 | 第61-65页 |
2.3.6 自交联弹性体(CSBR和CSIR)的合成与表征 | 第65-6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3 含胆甾基的液晶性单体的合成 | 第71-94页 |
3.1 引言 | 第7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71-79页 |
3.2.1 主要原料 | 第71页 |
3.2.2 合成路线 | 第71-73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73-79页 |
3.2.4 分析与测试 | 第7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9-93页 |
3.3.1 M_1的热性能与液晶性表征 | 第79-81页 |
3.3.2 M_2的热性能与液晶性表征 | 第81-82页 |
3.3.3 M_3的热性能与液晶性表征 | 第82-84页 |
3.3.4 M_4的热性能与液晶性表征 | 第84-86页 |
3.3.5 M_5的热性能与液晶性表征 | 第86-87页 |
3.3.6 M_a的热性能与液晶性表征 | 第87-89页 |
3.3.7 M_b的热性能与液晶性表征 | 第89-90页 |
3.3.8 单体结构对液晶性能影响 | 第90-92页 |
3.3.9 液晶单体的旋光性分析 | 第92-9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4 线形侧链液晶性聚苯乙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94-113页 |
4.1 引言 | 第9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94-97页 |
4.2.1 聚合物合成设计 | 第94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94-97页 |
4.2.3 分析与测试 | 第9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97-111页 |
4.3.1 线形侧链液晶性聚苯乙烯的合成与表征 | 第97-101页 |
4.3.2 线形侧链液晶性聚苯乙烯的热性能分析 | 第101-102页 |
4.3.3 线形侧链液晶性聚苯乙烯的液晶相态分析 | 第102-104页 |
4.3.4 线形侧链液晶性聚苯乙烯的织构分析 | 第104-105页 |
4.3.5 线形侧链液晶性聚苯乙烯退火形貌分析 | 第105-106页 |
4.3.6 分子量对聚合物液晶性能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4.3.7 侧链结构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 第107-109页 |
4.3.8 侧链含量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4.3.9 线形侧链液晶性聚苯乙烯的旋光性分析 | 第110-11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5 复杂结构侧链液晶性聚苯乙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第113-137页 |
5.1 引言 | 第113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13-115页 |
5.2.1 主要原料 | 第113页 |
5.2.2 聚合物合成设计 | 第113-114页 |
5.2.3 实验方法 | 第114-115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15-135页 |
5.3.1 星形结构均聚VPDMS(SPVPDMS)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5-117页 |
5.3.2 间规构型均聚VPDMS(sPVPDMS)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7-120页 |
5.3.3 星形结构与间规构型侧链液晶性聚苯乙烯的合成与表征 | 第120-123页 |
5.3.4 自交联液晶弹性体CPn(n=1,3,5,7,9)的合成与表征 | 第123-132页 |
5.3.5 主链结构与构型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 第132-135页 |
5.3.6 不同主链结构与构型聚合物的旋光性分析 | 第13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35-137页 |
6 侧链含苝酰亚胺基团的聚苯乙烯半导体材料合成与研究 | 第137-160页 |
6.1 引言 | 第137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37-144页 |
6.2.1 主要原料 | 第137-138页 |
6.2.2 单体合成路线与聚合物合成设计 | 第138-140页 |
6.2.3 实验方法 | 第140-144页 |
6.2.4 分析与测试 | 第144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44-159页 |
6.3.1 N_1的热性能与液晶性表征 | 第144-146页 |
6.3.2 N_2的热性能与液晶性表征 | 第146-148页 |
6.3.3 侧链含苝酰亚胺基团聚苯乙烯的合成与表征 | 第148-154页 |
6.3.4 聚合物及N_1,N_2的光物理性质 | 第154-155页 |
6.3.5 聚合物及N_1,N_2的电化学性质 | 第155-156页 |
6.3.6 聚合物及N_1,N_2的光伏性质 | 第156-15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59-160页 |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160-162页 |
7.1 结论 | 第160-161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161-162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162-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77页 |
附录A 部分最终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 第177-182页 |
附录B 部分最终化合物的高分辨率质谱和色谱 | 第182-186页 |
附录C 部分最终化合物的热分析曲线 | 第186-197页 |
附录D 部分最终化合物的SEC曲线 | 第197-199页 |
附录E 部分最终化合物的红外谱图 | 第199-200页 |
附录F 部分液晶聚合物的XRD谱图 | 第200-202页 |
附录G 部分液晶聚合物的织构照片 | 第202-208页 |
附录H 部分单体和聚合物的吸收与发射光谱 | 第208-209页 |
附录I 部分单体和聚合物的循环伏安曲线 | 第209-210页 |
附录J 部分单体和聚合物的J-V曲线 | 第210-211页 |
致谢 | 第211-212页 |
作者简介 | 第21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212-2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