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对象 | 第12-15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5-18页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18-19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2 边缘城市概念及理论 | 第21-26页 |
2.1 边缘城市理论辨析 | 第21-23页 |
2.1.1 边缘城市的概念 | 第21-22页 |
2.1.2 边缘城市的特征 | 第22-23页 |
2.1.3 边缘城市的类型 | 第23页 |
2.2 国外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2.2.1 地域结构理论体系 | 第23-24页 |
2.2.2 机理和机制演变研究 | 第24页 |
2.3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2.4 结论 | 第25-26页 |
3 空港新区概念及案例分析 | 第26-44页 |
3.1 空港新区概念辨析 | 第26-27页 |
3.1.1 空港枢纽 | 第26-27页 |
3.1.2 空港经济区 | 第27页 |
3.1.3 空港新区(新城) | 第27页 |
3.2 空港新区相关研究 | 第27-29页 |
3.3 案例分析 | 第29-42页 |
3.3.1 美国杜勒斯国际机场费尔法克斯郡空港新区 | 第29-33页 |
3.3.2 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机场空港新区 | 第33-36页 |
3.3.3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空港新区 | 第36-39页 |
3.3.4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天竺空港新区 | 第39-42页 |
3.4 对大连空港新区的启示 | 第42-44页 |
4 大连空港新区城市空间格局研究 | 第44-68页 |
4.1 空港新区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45-47页 |
4.1.1 动力学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45-46页 |
4.1.2 动力学模型的分析 | 第46-47页 |
4.2 大连空港新区与空港枢纽及周边区域发展研究 | 第47-50页 |
4.2.1 大连空港新区与大连新空港枢纽 | 第47-49页 |
4.2.2 大连空港新区与周边地区 | 第49-50页 |
4.3 大连空港新区发展的综合影响因素 | 第50-57页 |
4.3.1 自然条件 | 第50-52页 |
4.3.2 产业与经济 | 第52-53页 |
4.3.3 功能设施 | 第53-54页 |
4.3.4 交通 | 第54-56页 |
4.3.5 政府政策 | 第56-57页 |
4.4 大连空港新区空间格局研究 | 第57-62页 |
4.4.1 大连空港新区是城市空间结构协同发展的结果 | 第57-59页 |
4.4.2 大连空港新区与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影响元素研究 | 第59-60页 |
4.4.3 大连空港新区空间区位选择研究 | 第60-62页 |
4.5 大连空港新区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 第62-67页 |
4.5.1 理想模型——圆形模式 | 第63-65页 |
4.5.2 其他模式 | 第65-66页 |
4.5.3 大连空港新区空港发展模式——偏侧模式 | 第66-67页 |
4.6 小结 | 第67-68页 |
5 大连空港新区发展模式研究 | 第68-88页 |
5.1 大连空港新区的城市定位分析 | 第70-75页 |
5.1.1 大连空港新区是大连城市边缘发展的结果 | 第70-71页 |
5.1.2 大连空港新区将促进大连城市形成城郊互动 | 第71页 |
5.1.3 大连空港新区是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聚集 | 第71-75页 |
5.2 大连空港新区空间结构分析 | 第75-82页 |
5.2.1 建设便捷通畅的交通系统是新区发展的基础 | 第75-78页 |
5.2.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区发展的有力保障 | 第78-80页 |
5.2.3 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将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 第80-82页 |
5.3 大连空港新区发展模式分析 | 第82-86页 |
5.3.1 大连空港新区空间发展理念探讨 | 第82-83页 |
5.3.2 大连空港新区空间发展策略剖析 | 第83-84页 |
5.3.3 大连空港新区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 第84-86页 |
5.4 大连空港新区发展建议 | 第86-88页 |
5.4.1 地理条件 | 第86页 |
5.4.2 基础设施 | 第86-87页 |
5.4.3 发展模式 | 第87-88页 |
结论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图片目录 | 第91-94页 |
表格目录 | 第94-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