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6页 |
第二章 正文 | 第16-39页 |
2.1 研究材料 | 第1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6-22页 |
2.2.1 叶片色素含量的测定 | 第16-17页 |
2.2.2 叶片透射电镜分析 | 第17页 |
2.2.3 SSR和InDel标记的开发 | 第17-18页 |
2.2.4 DNA样品备制与PCR分析 | 第18页 |
2.2.5 突变位点的定位 | 第18页 |
2.2.6 RNA干扰载体的构建 | 第18-19页 |
2.2.7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19-20页 |
2.2.8 互补载体的构建 | 第20页 |
2.2.9 GUS活性的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 第20-21页 |
2.2.10 基因的遗传转化 | 第21页 |
2.2.11 转基因植株PCR鉴定 | 第21-22页 |
2.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22-38页 |
2.3.1 突变体的表型特征分析 | 第22-23页 |
2.3.2 突变体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分析 | 第23-25页 |
2.3.3 水稻苗期失绿叶基因ylc2的图位克隆 | 第25-28页 |
2.3.4 水稻苗期失绿叶基因ylc3的图位克隆 | 第28-33页 |
2.3.5 突变基因的转基因功能互补试验 | 第33-34页 |
2.3.6 突变基因的RNA干扰分析 | 第34-35页 |
2.3.7 YLC2基因和YLC3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第35-37页 |
2.3.8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第37页 |
2.3.9 YLC2基因和YLC3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37-38页 |
2.4 研究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个人简历 | 第43-44页 |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项目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