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指南中国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量刑指南模式概述 | 第12-17页 |
(一) 量刑指南的历史由来 | 第12-13页 |
(二) 量刑指南的目的和价值 | 第13-14页 |
(三) 我国制定量刑指南的实践 | 第14-17页 |
二、量刑指南中国模式的主要内容 | 第17-33页 |
(一) 我国量刑指南的结构 | 第17-18页 |
(二) 量刑方法的确定 | 第18-24页 |
1. 量刑方法 | 第18-20页 |
2. 量刑步骤 | 第20-24页 |
(三) 量刑情节的适用 | 第24-33页 |
1. 量刑情节的分类 | 第24-27页 |
2. 量刑情节的适用原则 | 第27-28页 |
3. 单一量刑情节的适用 | 第28-29页 |
4. 多个量刑情节并存时的具体适用 | 第29-30页 |
5. 数罪与数情节并存时的适用 | 第30-31页 |
6. 特殊量刑情节的适用 | 第31-33页 |
三、量刑指南中国模式中几组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33-39页 |
(一) 量刑基准 | 第33-34页 |
(二) 量刑起点 | 第34-35页 |
(三) 基准刑 | 第35-37页 |
(四) 量刑基准与量刑起点、基准刑的区别 | 第37-39页 |
四、完善量刑指南中国模式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 第39-44页 |
(一) 应加强实证研究,建立量刑数据库 | 第40-41页 |
(二) 应附有指导性案例,建立案例指导制度 | 第41-42页 |
(三) 设立专门的量刑指导机构 | 第42页 |
(四) 处理好量刑指南与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关系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