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光化学物质论文

DPA敏化LaF3:Tb发光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6页
    1.1 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简介第11-13页
        1.1.1 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的发光机理第11-12页
        1.1.2 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的光学特性第12-13页
    1.2 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的合成第13-16页
        1.2.1 水热法第13-14页
        1.2.2 沉淀法第14页
        1.2.3 微乳液法第14-15页
        1.2.4 溶胶-凝胶法第15-16页
    1.3 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第16-20页
        1.3.1 无机壳层修饰法第16-17页
        1.3.2 有机配体修饰法第17-20页
    1.4 稀土发光纳米材料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第20-22页
        1.4.1 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第20-21页
        1.4.2 在生物标记中的应用第21-22页
    1.5 DNA的测定方法第22-25页
        1.5.1 分光光度法第23页
        1.5.2 荧光分析法第23-24页
        1.5.3 共振瑞利散射法第24页
        1.5.4 化学发光法第24-25页
    1.6 本课题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5-26页
第2章 LaF_3:Ce,Tb发光纳米粒子的合成第26-36页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26页
    2.2 实验方法第26-27页
        2.2.1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26-27页
        2.2.2 LaF_3:Ce,Tb纳米粒子的合成及纯化第27页
        2.2.3 荧光测定方法第27页
    2.3 结果和讨论第27-35页
        2.3.1 LaF_3:Ce,Tb纳米粒子的发光光谱第28-29页
        2.3.2 反应温度对LaF_3:Ce,Tb发光强度的影响第29-30页
        2.3.3 反应时间对LaF_3:Ce,Tb发光强度的影响第30-31页
        2.3.4 柠檬酸钠与稀土离子的摩尔比对LaF_3:Ce,Tb发光强度的影响第31-32页
        2.3.5 氟化铵和稀土离子的摩尔比对LaF_3:Ce,Tb发光强度的影响第32-33页
        2.3.6 反应溶液pH值对LaF_3:Ce,Tb发光强度的影响第33页
        2.3.7 铈掺杂量对LaF_3:Ce,Tb发光强度的影响第33-34页
        2.3.8 LaF_3:Ce,Tb纳米粒子的纯化第34-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DPA敏化LaF_3:Tb发光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第36-53页
    3.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36-37页
    3.2 实验方法第37-38页
        3.2.1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37页
        3.2.2 DPA-LaF_3:Tb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纯化第37页
        3.2.3 DPA-LaF_3:Tb纳米粒子的表征第37-38页
    3.3 结果和讨论第38-52页
        3.3.1 DPA-LaF_3:Tb纳米粒子的发光光谱第38-40页
        3.3.2 合成条件的优化第40-45页
        3.3.3 DPA-LaF_3:Tb纳米粒子的发光机理第45-46页
        3.3.4 DPA-LaF_3:Tb纳米粒子发光寿命的测定第46-47页
        3.3.5 DPA-LaF_3:Tb纳米粒子的表征第47-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DPA敏化LaF_3:Tb纳米发光探针测定DNA第53-66页
    4.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53-54页
    4.2 实验方法第54-56页
        4.2.1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54-55页
        4.2.2 DPA-LaF_3:Tb纳米粒子的制备第55页
        4.2.3 标准曲线的制作第55页
        4.2.4 合成样品中DNA含量的测定第55-56页
        4.2.5 荧光测定条件第5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6-65页
        4.3.1 DNA对DPA-LaF_3:Tb纳米粒子发光光谱的影响第56-57页
        4.3.2 测定条件的选择第57-62页
        4.3.3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的测定第62-63页
        4.3.4 干扰试验第63-64页
        4.3.5 合成样品的测定和回收率试验第64-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知识网络的创新型大学一流学科生成机理研究
下一篇:变时间常数的钢水连续测温传感器滞后补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