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16-18页 |
| 第一章 蔓长春花属植物中的单萜吲哚生物碱 | 第18-31页 |
| 1.1 前言 | 第18页 |
| 1.2 成分结构及分类 | 第18-31页 |
| 1.2.1 α-亚甲基吲哚宁生物碱 | 第19页 |
| 1.2.2 吲哚宁生物碱 | 第19-22页 |
| 1.2.3 吲哚衍生物 | 第22-24页 |
| 1.2.4 氧化吲哚衍生物 | 第24-25页 |
| 1.2.5 3H-吲哚衍生物 | 第25-26页 |
| 1.2.6 其他骨架类型生物碱 | 第26-31页 |
| 第二章 蔓长春花的化学成分和细胞毒活性研究 | 第31-64页 |
| 2.1 引言 | 第31页 |
| 2.2 分离与鉴定 | 第31-33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7页 |
| 2.4 实验部分 | 第47-64页 |
| 2.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47页 |
| 2.4.2 植物来源 | 第47页 |
| 2.4.3 实验原理 | 第47-48页 |
| 2.4.4 提取与分离 | 第48-49页 |
| 2.4.5 体外细胞毒活性研究结果 | 第49-50页 |
| 2.4.6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 | 第50-64页 |
| 第三章 臭灵丹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 | 第64-83页 |
| 3.1 引言 | 第64页 |
| 3.2 分离与鉴定 | 第64-66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0页 |
| 3.4 实验部分 | 第70-83页 |
| 3.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70-71页 |
| 3.4.2 植物来源 | 第71页 |
| 3.4.3 实验原理 | 第71-72页 |
| 3.4.4 提取与分离 | 第72页 |
| 3.4.5 生物活性研究结果 | 第72-75页 |
| 3.4.6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 | 第75-83页 |
| 第四章 白饭树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83-90页 |
| 4.1 引言 | 第83页 |
| 4.2 分离与鉴定 | 第83-84页 |
| 4.3 实验部分 | 第84-90页 |
| 4.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84页 |
| 4.3.2 植物来源 | 第84页 |
| 4.3.3 实验原理 | 第84-85页 |
| 4.3.4 提取与分离 | 第85-86页 |
| 4.3.5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 | 第86-90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90-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103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