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课题介绍 | 第10页 |
1.1.2 可用性评价在产品研发中的重要作用 | 第10-11页 |
1.1.3 可用性评价重要评价方法——可用性测试 | 第11-12页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8页 |
1.2.1 可用性测试(用户测试法)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生理心理学在人因工程领域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眼动捕捉技术在可用性测试领域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4 现状分析与趋势 | 第17-18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20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3.3 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用户主观满意度的生理测量理论基础研究 | 第20-30页 |
2.1 建立主观满意度的生理模型 | 第20-23页 |
2.1.1 情绪与满意度的关系 | 第20-21页 |
2.1.2 情绪的生理测量理论基础和方法 | 第21-22页 |
2.1.3 用户主观满意度的生理测量理论模型搭建 | 第22-23页 |
2.2 满意度相关指标特点分析 | 第23-25页 |
2.2.1 满意度的生理测量指标选取 | 第23-24页 |
2.2.2 瞳孔尺寸变化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2.3 理论限制条件 | 第25-26页 |
2.4 瞳孔尺寸获取方法 | 第26-30页 |
2.4.1 眼动捕捉方法 | 第26-28页 |
2.4.2 眼动仪分类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瞳孔尺寸-用户主观满意度关系验证实验设计实施 | 第30-38页 |
3.1 实验设计概述 | 第30-31页 |
3.2 实验设计及实施 | 第31-36页 |
3.2.1 实验地点及装置 | 第31-33页 |
3.2.2 实验志愿者 | 第33页 |
3.2.3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3.2.4 实验材料的情绪效价实验 | 第34-35页 |
3.2.5 “瞳孔尺寸-用户主观满意度关系验证”实验 | 第35-36页 |
3.3 实验数据概述 | 第36-38页 |
3.3.1 实验数据结构 | 第36-37页 |
3.3.2 实验数据收集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瞳孔波动-用户满意度模型 | 第38-50页 |
4.1 实验数据初步分析及数据特性观察 | 第38-47页 |
4.1.1 平均瞳孔直径与满意度的关系观察 | 第38-40页 |
4.1.2 瞳孔尺寸最大值与满意度的关系观察 | 第40-42页 |
4.1.3 瞳孔尺寸最小值与满意度的关系观察 | 第42-44页 |
4.1.4 小结 | 第44-45页 |
4.1.5 瞳孔尺寸波动性与满意度关系观察 | 第45-47页 |
4.2 建立瞳孔尺寸波动-用户主观满意度模型 | 第47-49页 |
4.3 结果讨论 | 第49页 |
4.4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模型应用与验证 | 第50-60页 |
5.1 瞳孔尺寸波动-用户主观满意度模型应用方法 | 第50-53页 |
5.1.1 基于瞳孔尺寸波动-用户主观满意度模型的可用性测试实验步骤 | 第50-52页 |
5.1.2 基于瞳孔尺波动-用户主观满意度模型的可用性测试数据分析方法 | 第52-53页 |
5.2 基于瞳孔尺寸波动-用户主观满意度模型实验辅助软件设计开发 | 第53-55页 |
5.2.1 可用性测试辅助软件功能架构 | 第53-54页 |
5.2.2 软件开发及界面 | 第54-55页 |
5.3 瞳孔尺寸波动-用户主观满意度模型实验辅助软件应用 | 第55-58页 |
5.3.1 辅助软件应用 | 第56页 |
5.3.2 辅助软件输出结果含义解读 | 第56-58页 |
5.4 小结 | 第58-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成果及创新点总结 | 第60页 |
6.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1 实验数据汇总(初步处理后) | 第66-68页 |
附录2 情绪效价实验问卷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