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县李果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农业产业化研究 | 第12-15页 |
1.2.2 水果产业化研究 | 第15页 |
1.2.3 李果产业化研究 | 第15-17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17页 |
1.3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第17-18页 |
1.3.1 研究的目标 | 第17页 |
1.3.2 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1.4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4.1 研究的方法 | 第18页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5 研究的可能创新 | 第19-20页 |
2 永泰县李果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 第20-31页 |
2.1 永泰县李果产业化发展现状 | 第20-29页 |
2.1.1 种植规模居全国县级之首 | 第20-24页 |
2.1.2 加工业发展迅速 | 第24-26页 |
2.1.3 销售多元化 | 第26-27页 |
2.1.4 品牌建设不断发展 | 第27-28页 |
2.1.5 经营模式多样化 | 第28-29页 |
2.2 永泰县李果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1页 |
2.2.1 产加销一体化衔接不够顺畅 | 第29-30页 |
2.2.2 龙头企业带动不足 | 第30页 |
2.2.3 劳动力较紧缺 | 第30-31页 |
3 永泰县李果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SWOT分析 | 第31-41页 |
3.1 优势(Stengths) | 第31-34页 |
3.1.1 自然生态环境优越 | 第31-32页 |
3.1.2 区位优势 | 第32-33页 |
3.1.3 交通优势 | 第33页 |
3.1.4 技术优势 | 第33-34页 |
3.1.5 品牌优势 | 第34页 |
3.2 劣势(Weakness) | 第34-36页 |
3.2.1 专业化程度不够高 | 第34-35页 |
3.2.2 行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 第35-36页 |
3.2.3 品种结构不够合理 | 第36页 |
3.3 机会(Opportunities) | 第36-38页 |
3.3.1 旅游业兴起带来的机遇 | 第36-37页 |
3.3.2 闽台农业合作活跃迎来新的机遇 | 第37-38页 |
3.3.3 国际市场开放带来的机遇 | 第38页 |
3.4 威胁(Threats) | 第38-39页 |
3.4.1 自然风险带来的威胁 | 第38页 |
3.4.2 市场风险带来的威胁 | 第38-39页 |
3.5 SWOT矩阵组合分析 | 第39-41页 |
4 永泰县李果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1-47页 |
4.1 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产业专业化水平 | 第41-43页 |
4.2 创新合作模式,促进产业一体化发展 | 第43页 |
4.3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 第43-44页 |
4.4 加强闽台合作,深化产业发展 | 第44页 |
4.5 发挥旅游优势,延伸产业发展 | 第44-45页 |
4.6 完善服务体系,保障产业发展 | 第45-46页 |
4.7 加强品牌建设和维护,推动产业发展 | 第46-47页 |
5 研究结论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7-49页 |
5.1 研究主要结论 | 第47-48页 |
5.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