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业务识别技术研究 | 第13-20页 |
2.1 端口识别技术 | 第13-14页 |
2.1.1 技术原理 | 第13-14页 |
2.1.2 特点及应用场景 | 第14页 |
2.2 深度包检测技术 | 第14-18页 |
2.2.1 关键字识别 | 第15-16页 |
2.2.1.1 技术原理 | 第15-16页 |
2.2.1.2 特点及应用场景 | 第16页 |
2.2.2 应用层网关识别 | 第16-17页 |
2.2.2.1 技术原理 | 第16-17页 |
2.2.2.2 特点及应用场景 | 第17页 |
2.2.3 行为模式分析 | 第17-18页 |
2.2.3.1 技术原理 | 第18页 |
2.2.3.2 特点及应用场景 | 第18页 |
2.3 深度流检测技术 | 第18-20页 |
2.3.1 流特征提取 | 第18-19页 |
2.3.2 机器学习算法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支持线速深度业务识别的10G EPON系统方案设计 | 第20-28页 |
3.1 需求分析 | 第20-24页 |
3.1.1 功能需求 | 第20-24页 |
3.1.2 性能需求 | 第24页 |
3.2 支持深度业务识别的10G EPON系统方案设计 | 第24-26页 |
3.3 支持深度业务识别的ONU和OLT方案设计 | 第26-28页 |
3.3.1 支持深度业务识别的ONU方案设计 | 第26-27页 |
3.3.2 支持深度业务识别的OLT方案设计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深度业务识别核心模块的FPGA设计实现 | 第28-47页 |
4.1 业务识别模块方案设计 | 第28-32页 |
4.1.1 需求分析 | 第28页 |
4.1.2 ONU中业务识别模块设计 | 第28-32页 |
4.1.3 OLT中业务识别模块设计 | 第32页 |
4.2 业务识别模块中核心子模块的方案设计 | 第32-47页 |
4.2.1 关键字识别模块 | 第33-36页 |
4.2.1.1 需求分析 | 第33页 |
4.2.1.2 设计方案 | 第33-36页 |
4.2.2 识别结果仲裁、缓存模块 | 第36-39页 |
4.2.2.1 需求分析 | 第37页 |
4.2.2.2 设计方案 | 第37-39页 |
4.2.3 包特征选择模块 | 第39-40页 |
4.2.3.1 需求分析 | 第39页 |
4.2.3.2 设计方案 | 第39-40页 |
4.2.4 DFI模块 | 第40-47页 |
4.2.4.1 需求分析 | 第40-41页 |
4.2.4.2 DFI预处理模块设计 | 第41-44页 |
4.2.4.3 DFI分类器模块设计 | 第44-47页 |
第五章 支持深度业务识别的10G EPON系统方案的模拟实验验证 | 第47-56页 |
5.1 业务识别模块功能及性能仿真 | 第47-51页 |
5.1.1 仿真方案 | 第47-48页 |
5.1.2 仿真结果 | 第48-51页 |
5.2 支持线速深度业务识别的10G EPON系统方案的模拟实验验证 | 第51-55页 |
5.2.1 模拟网络环境验证 | 第51-53页 |
5.2.1.1 验证方案 | 第51-52页 |
5.2.1.2 验证结果 | 第52-53页 |
5.2.2 实际网络环境验证 | 第53-55页 |
5.2.2.1 验证方案 | 第53-54页 |
5.2.2.2 验证结果 | 第54-55页 |
5.3 仿真及实验验证总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攻击信息的识别方案设计探讨 | 第56-62页 |
6.1 攻击信息识别研究现状 | 第56-58页 |
6.2 实时高速攻击信息识别方案设计探讨 | 第58-62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62-64页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2页 |
7.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缩略语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