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10-24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小额贷款公司及风险控制问题的概述 | 第11-18页 |
一、 小额贷款公司的概念及其发展理论 | 第11-17页 |
二、 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风险及法律风险控制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一、 国内部分 | 第18-19页 |
二、 国外部分 | 第19-21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不足之处 | 第21-22页 |
第五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第一章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及法律争议问题探析 | 第24-33页 |
第一节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现状及法律定位 | 第24-28页 |
一、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现状及特征 | 第24-27页 |
二、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定位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问题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实践中有关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焦点问题探析 | 第29-33页 |
一、 法律规定的融资机制造成融资成本高、竞争激烈的问题 | 第29-30页 |
二、 转制退出机制范围问题 | 第30-31页 |
三、 内部经营结构外部政策环境问题及其存在的理论困境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域外小额贷款公司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 第33-48页 |
第一节 孟加拉、玻利维亚、印尼模式 | 第34-38页 |
一、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GB) | 第34-35页 |
二、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BANCOSOL) | 第35-36页 |
三、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BRI) | 第36-38页 |
第二节 印度模式 | 第38-40页 |
第三节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原因及分析 | 第40-43页 |
一、 地区发展不平衡 | 第40页 |
二、 存在过度竞争的现象 | 第40-41页 |
三、 过度负债的客户 | 第41页 |
四、 忽视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 | 第41-42页 |
五、 小额信贷组织利率过高 | 第42-43页 |
六、 法律监管失当 | 第43页 |
第四节 我国同印度模式的异同及小结 | 第43-48页 |
一、 我国小贷模式同印度模式的相似性 | 第43-45页 |
二、 我国小贷模式同印度模式的区别 | 第45-48页 |
第三章 有关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风险控制的建议 | 第48-53页 |
第一节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定位及监管问题 | 第48-50页 |
一、 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地位问题 | 第48-49页 |
二、 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问题 | 第49-50页 |
第二节 融资的法律风险控制 | 第50-51页 |
第三节 外部环境的法律风险控制 | 第51-52页 |
第四节 内部风险的法律控制 | 第52-53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