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关于第三方支付含义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关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影响 | 第13-16页 |
1.2.4 研究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8页 |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8页 |
1.4.2 主要不足 | 第18页 |
2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盈利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2.1 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内涵 | 第18-19页 |
2.1.1 第三方支付的内涵 | 第18-19页 |
2.1.2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内涵 | 第19页 |
2.2 双边市场理论 | 第19-21页 |
3 我国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现状分析 | 第21-29页 |
3.1 第三方支付的现状 | 第21-26页 |
3.1.1 交易规模迅速增长 | 第21-23页 |
3.1.2 企业之间竞争激烈 | 第23-24页 |
3.1.3 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 | 第24-26页 |
3.2 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 | 第26-29页 |
3.2.1 借鉴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业务 | 第26-28页 |
3.2.2 网上银行发展速度放慢 | 第28-29页 |
4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分析 | 第29-36页 |
4.1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产生的影响 | 第29-31页 |
4.1.1 影响原理分析 | 第29页 |
4.1.2 影响状况分析 | 第29-31页 |
4.2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产生的影响 | 第31-33页 |
4.2.1 影响原理分析 | 第31页 |
4.2.2 影响状况分析 | 第31-33页 |
4.3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生的影响 | 第33-35页 |
4.3.1 影响原理分析 | 第33页 |
4.3.2 影响状况分析 | 第33-3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5 第三方支付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 | 第36-43页 |
5.1 样本选取 | 第36页 |
5.2 关于变量的选择 | 第36-38页 |
5.2.1 因变量选择 | 第36-37页 |
5.2.2 自变量选择 | 第37-38页 |
5.3 模型的设定与计量方法 | 第38-39页 |
5.3.1 模型的设定 | 第38页 |
5.3.2 计量方法 | 第38-39页 |
5.4 第三方支付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 | 第39-43页 |
5.4.1 对全体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 | 第39-41页 |
5.4.2 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 | 第41-42页 |
5.4.3 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 | 第42-43页 |
6 商业银行面对第三方支付冲击采取的应对措施 | 第43-47页 |
6.1 秉承以发展客户和拓展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方针 | 第43-44页 |
6.2 积极布局网络银行和直销银行业务 | 第44页 |
6.3 加强与移动运营商合作,共同发展移动支付业务 | 第44-45页 |
6.4 总结与展望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