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俄罗斯(苏联)载人航天产业概述 | 第9-11页 |
1.2.2 俄罗斯载人航天技术的未来规划 | 第11-12页 |
1.2.3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历程与现状分析 | 第12-13页 |
1.2.4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未来规划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中国与俄罗斯在载人航天国际合作领域的差异研究 | 第17-30页 |
2.1 载人航天的特点 | 第17页 |
2.2 载人航天国际合作的意义 | 第17-20页 |
2.2.1 载人航天国际合作的特点 | 第18-19页 |
2.2.2 载人航天国际合作的趋势 | 第19-20页 |
2.3 俄罗斯和美国载人航天的国际合作状况分析 | 第20-24页 |
2.3.1 俄罗斯和美国国际合作的历程 | 第20-22页 |
2.3.2 世界上最大的载人航天合作计划 | 第22-24页 |
2.4 中国载人航天国际合作的状况分析 | 第24-28页 |
2.4.1 中国载人航天国际合作的发展 | 第24-25页 |
2.4.2 制约载人航天国际合作的因素及特点 | 第25-26页 |
2.4.3 制约中国载人航天国际合作的因素 | 第26-27页 |
2.4.4 载人航天国际合作对中国的启示 | 第27-28页 |
2.4.5 中国载人航天国际合作未来展望 | 第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航天员安全保护视角下的中俄载人航天比较研究 | 第30-44页 |
3.1 航天员自身的安全性 | 第30-33页 |
3.1.1 航天员的定义 | 第30-31页 |
3.1.2 航天员失误分析 | 第31-32页 |
3.1.3 提高航天员操作技术的措施 | 第32-33页 |
3.2 航天服的重要意义 | 第33-39页 |
3.2.1 航天服的结构 | 第33页 |
3.2.2 俄罗斯航天服 | 第33-37页 |
3.2.3 中国与俄罗斯航天服比较及启示 | 第37-39页 |
3.3 医疗保障及救护系统的重要性 | 第39-42页 |
3.3.1 航天员健康的意义 | 第39页 |
3.3.2 太空环境对航天员造成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 第39-41页 |
3.3.3 国外航天员发生过的疾病 | 第41页 |
3.3.4 医疗保障和救护系统比较分析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基于载人航天工程预算管理视角中的比较研究 | 第44-55页 |
4.1 工程预算管理的发展 | 第44-45页 |
4.1.1 预算管理的发展 | 第44-45页 |
4.1.2 工程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的说明 | 第45页 |
4.2 载人航天工程中预算管理的意义 | 第45-47页 |
4.2.1 载人航天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2 载人航天工程中预算管理的意义 | 第46-47页 |
4.3 俄罗斯载人航天工程预算管理需求的分析 | 第47-49页 |
4.3.1 俄罗斯载人航天产业管理情况概述 | 第47-49页 |
4.3.2 俄罗斯载人航天产业管理的不足 | 第49页 |
4.4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预算管理需求的分析 | 第49-53页 |
4.4.1 载人航天工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第49-51页 |
4.4.2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预算的管理方法 | 第51-52页 |
4.4.3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预算管理的展望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