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冲击与中国房地产市场波动异象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结果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3 研究结果 | 第14页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基于SVAR的经验事实 | 第15-21页 |
2.1 变量定义、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15-16页 |
2.2 SVAR模型的设定和识别 | 第16-17页 |
2.3 SVAR的脉冲响应分析 | 第17-21页 |
3 新凯恩斯模型的设定 | 第21-28页 |
3.1 模型具体设定 | 第21-26页 |
3.2 引入预期冲击 | 第26-28页 |
4 校准及参数估计 | 第28-33页 |
4.1 参数校准 | 第28-29页 |
4.1.1 异质性家庭部门参数 | 第28页 |
4.1.2 厂商部门参数 | 第28-29页 |
4.2 参数估计和数据处理 | 第29-32页 |
4.3 模型检验 | 第32-33页 |
5 传导机制 | 第33-38页 |
5.1 预期冲击的重要性:方差分解 | 第33-34页 |
5.2 预期冲击的动态传导机制 | 第34-38页 |
6 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38-45页 |
6.1 未预期到的冲击 | 第38-42页 |
6.2 预期到的冲击 | 第42-45页 |
7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 | 第50-69页 |
致谢词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