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档案学、档案事业论文--档案学论文--档案工作自动化论文

信息化背景下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研究--以广西档案馆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4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4页
    1.4 研究内容第14页
    1.5 研究方法第14-16页
        1.5.1 文献研究法第15页
        1.5.2 比较研究法第15页
        1.5.3 实地调研法第15页
        1.5.4 统计分析法第15-16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分析第16-24页
    2.1 档案馆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第16-19页
        2.1.1 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第16-17页
        2.1.2 档案馆的公共性第17-18页
        2.1.3 档案馆藏档案的公共物品属性第18页
        2.1.4 档案馆服务对象的公众性第18-19页
    2.2 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界定第19-24页
        2.2.1 档案馆的公共服务定位第19-20页
        2.2.2 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组成要素第20-21页
        2.2.3 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标准第21-23页
        2.2.4 国外的相关经验及启示第23-24页
第三章 广西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与公共服务现状分析第24-40页
    3.1 广西档案馆简介第24页
    3.2 广西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情况第24-27页
        3.2.1 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第25-26页
        3.2.2 数字档案馆建设第26页
        3.2.3 档案信息网站建设第26-27页
    3.3 广西档案馆公共服务现状第27-37页
        3.3.1 服务产品和内容第27-30页
        3.3.2 服务渠道和服务模式第30-32页
        3.3.3 服务规模与影响力第32-37页
    3.4 信息化对广西档案馆公共服务的作用分析第37-40页
第四章 广西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瓶颈分析第40-45页
    4.1 服务意识、服务理念需要更新第40页
    4.2 服务产品开放、开发深度不够第40-42页
    4.3 服务渠道较单一,受地域局限第42-43页
    4.4 服务模式陈旧,方式缺少创新第43-44页
    4.5 服务认知度较低,影响力较小第44-45页
第五章 信息化背景下广西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路径第45-56页
    5.1 更新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第45-46页
    5.2 完善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构建资源信息共享体系,强化服务手段第46-50页
        5.2.1 完善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打好服务基础第46-48页
        5.2.2 设计高效的信息检索利用系统,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第48页
        5.2.3 实现档案馆际资源、业务互通,打破提供公共服务的地域限制第48-50页
        5.2.4 搭建档案馆室一体化平台,共享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质量和收集效率第50页
    5.3 提高服务产品开放、开发能力,开发精品服务产品第50-53页
        5.3.1 提高服务产品开放、开发能力第50-51页
        5.3.2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精品文化休闲服务产品第51-52页
        5.3.3 树立档案馆服务品牌第52页
        5.3.4 建设档案文化传播与交流平台,提供文化休闲服务第52-53页
    5.4 依托互联网技术,创新服务模式第53-54页
        5.4.1 完善网站服务内容和功能,打造一站式服务体系第53页
        5.4.2 创新服务方式,满足个性化服务需求第53-54页
        5.4.3 建立线上交互反馈机制,实现服务人性化第54页
    5.5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众认知度和影响力第54-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县(区)国税局领导班子成员廉政风险防控研究--以南宁市国税系统为例
下一篇:高职院校危机预警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