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华贵栉孔扇贝不同群体遗传差异分析及生长相关标记筛选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文献综述第10-23页
    1.1 微卫星标记研究进展第10-15页
        1.1.1 微卫星DNA的结构与分布第10页
        1.1.2 微卫星DNA的多态性及突变机制第10-12页
        1.1.3 微卫星DNA标记的优越性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12-13页
        1.1.4 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在贝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第13-15页
    1.2 水产动物微卫星标记与经济性状相关性的研究第15-17页
        1.2.1 生长数量性状第16-17页
        1.2.2 其它性状第17页
    1.3 华贵栉孔扇贝育种研究进展第17-22页
        1.3.1 杂交育种第17-18页
        1.3.2 选择育种第18-19页
        1.3.3 多倍体育种第19页
        1.3.4 DNA分子标记技术第19-21页
        1.3.5 其它育种技术第21页
        1.3.6 问题与展望第21-22页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2-23页
2 华贵栉孔扇贝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形态差异分析第23-33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3-26页
        2.1.1 材料第23-24页
        2.1.2 测量方法第24-25页
        2.1.3 数据处理第25-26页
    2.2 结果第26-30页
        2.2.1 华贵栉孔扇贝野生与养殖群体的外观差异第26-27页
        2.2.2 聚类分析第27页
        2.2.3 主成分分析第27-29页
        2.2.4 判别分析第29-30页
    2.3 讨论第30-33页
        2.3.1 新测量指标第30页
        2.3.2 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的外观差异第30-31页
        2.3.3 华贵栉孔扇贝4个群体间的形态分化第31-32页
        2.3.4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贝类形态鉴定上的应用第32-33页
3 华贵栉孔扇贝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3-50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3-38页
        3.1.1 材料来源第33页
        3.1.2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3-34页
        3.1.3 实验方法第34-38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8-46页
        3.2.1 基因组DNA提取第38页
        3.2.2 PCR产物检测第38-40页
        3.2.3 数据结果分析第40-46页
    3.3 讨论第46-50页
        3.3.1 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第46-47页
        3.3.2 哈迪温伯格平衡第47-48页
        3.3.3 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第48-49页
        3.3.4 关于非变形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若干问题第49-50页
4 华贵栉孔扇贝微卫星位点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第50-61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0-52页
        4.1.1 材料来源第50页
        4.1.2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50页
        4.1.3 实验方法第50-52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2-58页
        4.2.1 样本生长性状测定结果第52页
        4.2.2 生长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第52-53页
        4.2.3 微卫星位点扩增结果第53-54页
        4.2.4 群体内微卫星位点的遗传变异信息第54页
        4.2.5 生长性状与微卫星位点的相关分析第54-58页
    4.3 讨论第58-61页
        4.3.1 分析方法第58页
        4.3.2 遗传多样性研究及生长性状与微卫星位点的相关分析第58-59页
        4.3.3 电泳检测中非目的条带成因分析第59-61页
5 结论第61-62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62-63页
有待解决的问题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6页
致谢第76-77页
作者简介第77-78页
导师简介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化专有项翻译研究--以《咖喱香肠的诞生》(节选)为例
下一篇:关于字音接尾辞“式、风、流”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