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1 欧李概述 | 第11-12页 |
1.2 果实中糖酸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水果中糖、酸简介 | 第12页 |
1.2.2 水果中糖酸种类与含量 | 第12-13页 |
1.2.3 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糖酸变化 | 第13-14页 |
1.2.4 欧李果实中糖酸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3 品种与产地对药材品质的影响 | 第14-15页 |
1.4 欧李仁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4.1 欧李仁主要营养成分 | 第15-16页 |
1.4.2 欧李仁开发利用现状 | 第16-17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论文总体设计 | 第18-20页 |
2.1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2.1 不同品种欧李果实糖酸动态变化规律 | 第18页 |
2.2.2 不同种质欧李仁药材品质评价 | 第18页 |
2.2.3 品种与产地对欧李仁药材品质的影响 | 第18-19页 |
2.3 技术路线图 | 第19-20页 |
第三章 不同品种欧李果实糖酸动态变化规律 | 第20-30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3.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0-21页 |
3.1.2 样品提取与分析方法 | 第21-23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7页 |
3.2.1 不同发育阶段欧李果实外观特征 | 第23页 |
3.2.2 成熟欧李果实中糖酸特点 | 第23-24页 |
3.2.3 欧李果实糖酸含量动态变化 | 第24-25页 |
3.2.4 糖酸比动态变化 | 第25-26页 |
3.2.5 不同糖酸间相关性分析 | 第26-27页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27-30页 |
3.3.1 成熟期欧李果实糖酸组成特点 | 第27-28页 |
3.3.2 欧李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比变化 | 第28页 |
3.3.3 欧李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动态变化规律 | 第28-30页 |
第四章 不同种质欧李仁药材品质评价 | 第30-4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5页 |
4.1.1 欧李仁外观性状测定 | 第31页 |
4.1.2 欧李仁苦杏仁苷含量测定 | 第31-34页 |
4.1.3 欧李仁挥发油测定 | 第34-35页 |
4.1.4 数据分析 | 第35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3页 |
4.2.1 欧李仁性状变异分析 | 第35-36页 |
4.2.2 欧李仁性状间相关性 | 第36页 |
4.2.3 欧李仁苦杏仁苷含量 | 第36-37页 |
4.2.4 聚类分析 | 第37-38页 |
4.2.5 主成分分析 | 第38-39页 |
4.2.6 不同种质欧李仁挥发油分析 | 第39-43页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品种与产地对欧李仁药材品质的影响 | 第45-63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5.1.1 欧李仁外观性状测定 | 第45页 |
5.1.2 欧李仁苦杏仁苷含量测定 | 第45-46页 |
5.1.3 欧李仁挥发油测定 | 第46页 |
5.1.4 数据分析 | 第46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46-60页 |
5.2.1 欧李仁外观性状分析 | 第46-51页 |
5.2.2 欧李仁苦杏仁苷含量分析 | 第51-52页 |
5.2.3 欧李仁挥发油分析 | 第52-60页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60-63页 |
5.3.1 不同品种不同产地欧李仁外观性状 | 第60页 |
5.3.2 不同品种不同产地欧李仁苦杏仁苷含量 | 第60-61页 |
5.3.3 不同品种不同产地欧李仁挥发油组成与含量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