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微电网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3 含储能微电网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海岛微网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16-24页 |
2.1 海岛当前供用电情况 | 第16-17页 |
2.2 需求分析 | 第17-18页 |
2.3 可行性分析 | 第18-21页 |
2.3.1 含储能的交流微电网方案 | 第18-19页 |
2.3.2 含储能的直流微电网方案 | 第19-20页 |
2.3.3 含混合储能的直流微电网方案 | 第20-21页 |
2.4 某海岛智能微网整体方案 | 第21-22页 |
2.5 海岛微电网系统设备选型 | 第22-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本课题所用变流器的设计 | 第24-37页 |
3.1 波浪能变流器与潮流能变流器设计 | 第24-30页 |
3.1.1 确定变流器拓扑结构 | 第24-26页 |
3.1.2 主电路元件参数的确定 | 第26-30页 |
3.2 直流母线与蓄电池和超级电容间的双向DC-DC电路 | 第30页 |
3.2.1 双向DC-DC电路 | 第30页 |
3.2.2 主电路元件参数的确定 | 第30页 |
3.3 逆变器的设计 | 第30-33页 |
3.3.1 确定逆变器结构 | 第30-31页 |
3.3.2 主电路元件参数的确定 | 第31-33页 |
3.4 变流器的嵌入式控制模块结构 | 第33-36页 |
3.4.1 模拟量采集电路 | 第33-35页 |
3.4.2 频率捕捉 | 第35-36页 |
3.4.3 IGBT驱动与保护 | 第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含混合储能的直流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 | 第37-50页 |
4.1 微网系统控制架构与层次划分 | 第37-38页 |
4.2 基于直流母线电压信号的含混合储能直流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 | 第38-42页 |
4.2.1 直流母线电压分层控制原理 | 第38-39页 |
4.2.2 协调控制方法 | 第39-42页 |
4.3 波浪能与潮流能变流器的控制方法 | 第42-45页 |
4.3.1 波浪能与潮流能变流器的运行模式 | 第42-43页 |
4.3.2 波浪能与潮流能变流器的驱动方法 | 第43-45页 |
4.4 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充放电控制器的控制方法 | 第45-47页 |
4.4.1 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充放电控制器的运行模式 | 第45-46页 |
4.4.2 超级电池、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的驱动方法 | 第46-47页 |
4.5 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 第47-49页 |
4.5.1 逆变器的控制模式 | 第47-48页 |
4.5.2 逆变器的驱动方法 | 第48-4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基于组态MCGS的海岛微网监控程序设计 | 第50-58页 |
5.1 基于MCGS的嵌入式触摸屏程序设计 | 第50-52页 |
5.2 基于MCGS的上位机监控程序设计 | 第52-57页 |
5.2.1 组态界面 | 第52-54页 |
5.2.2 组对象实现曲线显示与故障事件记录 | 第54-56页 |
5.2.3 组态策略 | 第56页 |
5.2.4 MCGS中的“点”位 | 第56-57页 |
5.2.5 设备组态窗口 | 第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实验分析 | 第58-62页 |
6.1 离网运行实验 | 第58-59页 |
6.2 并离网切换实验 | 第59-62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7.1 总结 | 第62页 |
7.2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