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0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0-23页 |
·学校适应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适应及学校适应的概念 | 第10-11页 |
·影响学校适应的因素 | 第11-14页 |
·成人依恋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 第14-19页 |
·依恋及成人依恋的概念 | 第14-15页 |
·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 | 第15-16页 |
·成人依恋的测量及分类 | 第16-18页 |
·成人依恋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 第18-19页 |
·应对方式及其与成人依恋、学校适应的关系 | 第19-23页 |
·应对及应对方式的定义 | 第19页 |
·应对方式的分类 | 第19-21页 |
·应对方式与成人依恋的关系研究 | 第21-22页 |
·应对方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研究假设和研究意义 | 第23-27页 |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选题意义 | 第23-24页 |
·理论意义 | 第23-24页 |
·实践意义 | 第24页 |
·研究假设 | 第24-25页 |
·研究设计 | 第25页 |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研究程序 | 第25页 |
·研究工具 | 第25-27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27-41页 |
·被试总体情况 | 第27页 |
·大学生学校适应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及方差分析 | 第27-31页 |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性别差异 | 第27-28页 |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专业差异 | 第28-29页 |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生源地差异 | 第29-31页 |
·大学生学校适应与成人依恋的关系研究 | 第31-33页 |
·大学生学校适应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 第33-34页 |
·应对方式在大学生学校适应和成人依恋之间的中介效应 | 第34-41页 |
·中介变量的证明 | 第34-36页 |
·应对方式在大学生学校适应和成人依恋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36-41页 |
第五章 分析讨论 | 第41-48页 |
·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 | 第41-44页 |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 | 第41页 |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 | 第41-42页 |
·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 | 第42页 |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 | 第42-44页 |
·成人依恋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 第44-45页 |
·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 第45-46页 |
·应对方式在成人依恋预测学校适应中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启示 | 第48-51页 |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49页 |
·研究结果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附录 | 第57-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