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滨海旅游型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研究--以深圳市大鹏新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绪论第11-23页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研究背景第11-12页
        2、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9页
        1、国内研究综述第13-16页
        2、国外研究综述第16-18页
        3、简要述评第18-19页
    (三) 研究工具第19-21页
        1、理论工具第19-21页
        2、研究方法第21页
    (四) 研究框架第21-22页
        1、研究思路第21-22页
        2、研究框架第22页
    (五) 创新点与不足第22-23页
        1、创新点第22页
        2、研究不足第22-23页
二、滨海旅游型城市社区治理的形成机制与实践动因第23-29页
    (一) 滨海旅游型城市社区治理的形成机制第23-26页
        1、滨海旅游型城市社区的演化路径第23-24页
        2、滨海旅游型城市社区治理的形成机制第24-25页
        3、滨海旅游型城市社区生态系统第25-26页
    (二) 滨海旅游型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动因第26-29页
        1、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要求第26-27页
        2、弥补社区治理失灵的基本保障第27页
        3、化解社区治理复杂性的必然选择第27-28页
        4、满足公众多样化需求的根本保证第28-29页
三、当前滨海旅游型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模式第29-36页
    (一) 滨海旅游型城市社区的特征第29-30页
        1、人口流动的“潮汐化”第29页
        2、产业机构的“服务化”第29-30页
        3、生态保护的“优先化”第30页
        4、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第30页
        5、社区居民的“异地城市化”第30页
    (二) 滨海旅游型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模式第30-34页
        1、政府主导模式第31-32页
        2、市场管理模式第32-33页
        3、社区自治模式第33-34页
    (三) 滨海旅游型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与选择第34-36页
        1、治理模式的比较第34-35页
        2、治理模式的选择第35-36页
四、深圳市大鹏新区社区治理模式第36-46页
    (一) 深圳市大鹏新区社区治理的基本概况第36-40页
        1、发展阶段第36-37页
        2、治理概况第37-40页
    (二) 深圳市大鹏新区社区治理的基本原则第40-41页
        1、系统性原则第40页
        2、多元化原则第40页
        3、生态化原则第40-41页
    (三) 深圳市大鹏新区社区治理模式的具体内容第41-46页
        1、治理主体系统第42-44页
        2、治理驱动系统第44页
        3、治理支撑系统第44-45页
        4、治理目标系统第45-46页
五、深圳市大鹏新区社区治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6-49页
    (一) 社区承载力指数尚未量化第46-47页
    (二) 社区主体意识关怀欠缺第47页
    (三) 基础设施重视力度不足第47-48页
    (四) 游客参与机制不健全第48-49页
六、完善滨海旅游型城市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第49-52页
    (一) 发展生态型社会企业第49页
    (二) 拓展社区服务对象第49-50页
    (三) 扶持社区社会组织第50页
    (四) 开发特色旅游项目第50-51页
    (五) 倡导公益旅游第51-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he Effects of Destination Image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Uganda
下一篇:地方政府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研究--以新乡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