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机燃烧噪声分离及预测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字母注释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内燃机噪声的危害 | 第14页 |
1.2 内燃机噪声分类及其产生原因 | 第14-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方法介绍 | 第16-18页 |
1.3.1 燃烧噪声分离及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2 噪声源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8-20页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本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气缸压力实验测试及模拟 | 第20-33页 |
2.1 缸压测量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20-22页 |
2.2 噪声测量试验 | 第22-26页 |
2.2.1 噪声测试环境及实验准备 | 第22-24页 |
2.2.2 噪声测试数据分析 | 第24-26页 |
2.3 发动机部件振动信号测试 | 第26页 |
2.4 发动机缸压模拟方法 | 第26-32页 |
2.4.1 软件GT—Power简介 | 第26-27页 |
2.4.2 发动机热力过程分析 | 第27-30页 |
2.4.3 发动机整机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2.4.4 发动机缸压模拟结果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缸压频谱分析及燃烧噪声预测 | 第33-59页 |
3.1 傅里叶变换及三分之一倍频介绍 | 第33-36页 |
3.1.1 傅里叶变换类型 | 第33页 |
3.1.2 离散傅里叶变换与快速傅里叶变换 | 第33-34页 |
3.1.3 缸压信号的快速傅里叶变换 | 第34-35页 |
3.1.4 噪声信号的三分之一倍频程计算 | 第35-36页 |
3.2 缸压时域及频域分析 | 第36-42页 |
3.2.1 不同工况下缸压时域激励特性 | 第37-39页 |
3.2.2 不同工况下缸压频域激励特性 | 第39-42页 |
3.3 缸压分离 | 第42-45页 |
3.3.1 缸压分离时域图 | 第43页 |
3.3.2 缸压分离频域图 | 第43-44页 |
3.3.3 燃烧压力随工况变化 | 第44-45页 |
3.4 燃烧噪声与机械噪声分离 | 第45-51页 |
3.4.1 噪声信号时频变换 | 第46-48页 |
3.4.2 燃烧噪声分离过程 | 第48-51页 |
3.5 燃烧噪声传递函数 | 第51-55页 |
3.5.1 计算方法介绍 | 第51-53页 |
3.5.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3.6 燃烧噪声预测 | 第55-57页 |
3.6.1 燃烧噪声预测方法介绍 | 第55页 |
3.6.2 燃烧噪声预测结果实验验证 | 第55-56页 |
3.6.3 对发动机开发过程的指导意义 | 第56-5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相干法识别噪声源 | 第59-76页 |
4.1 相干函数及偏相干函数分析法 | 第59-67页 |
4.1.1 相干法介绍 | 第60-61页 |
4.1.2 偏相干函数计算流程 | 第61-62页 |
4.1.3 自谱与互谱 | 第62-64页 |
4.1.4 条件谱 | 第64-67页 |
4.2 偏相干法识别发动机噪声源 | 第67-74页 |
4.2.1 发动机噪声与附件的相干性分析 | 第68-69页 |
4.2.2 附件振动信号与噪声信号的偏相干分析 | 第69-72页 |
4.2.4 相干法识别噪声源的试验验证与分析 | 第72-74页 |
4.3 偏相干法识别噪声源的指导意义 | 第74-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第76-78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76-77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1-82页 |
附录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