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 一、《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要求 | 第12页 | 
| 二、研究者的个人兴趣 | 第12-13页 |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 一、美术、幼儿美术、幼儿美术教育与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 | 第13-14页 | 
| 二、行为、教学行为与幼儿园教师教学行为 | 第14-15页 |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 一、关于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相关研究 | 第15-18页 | 
| 二、关于教师教学行为的相关研究 | 第18-23页 |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 一、理论意义 | 第23-24页 | 
| 二、实践意义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25-31页 |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25-26页 |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观察工具的设计 | 第26-31页 | 
| 一、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 二、“教师教学行为”观察工具的设计 | 第27-31页 |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1-60页 | 
| 第一节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 | 第31-40页 | 
| 一、教师的教授行为 | 第31-36页 | 
| 二、教师的引导/要求实践行为 | 第36-37页 | 
| 三、教师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反馈行为 | 第37-40页 | 
| 第二节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的比较 | 第40-60页 | 
| 一、不同年龄班教师教学行为的比较 | 第40-45页 | 
| 二、不同类型美术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的比较 | 第45-50页 | 
| 三、新手型教师与熟练型教师教学行为的比较 | 第50-53页 | 
| 四、不同活动过程中教师教学行为的比较 | 第53-60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60-70页 | 
| 第一节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的特点 | 第60-64页 | 
| 一、不均等性、以“教”为主——教师教授行为的特点 | 第60页 | 
| 二、教师引导方式单一、直接帮助明显——教师引导/要求实践行为的特点 | 第60-61页 | 
| 三、教师以肯定性和具体性评价为主——教师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反馈行为的特点 | 第61-62页 | 
| 四、差异性——不同年龄班、不同类型美术活动、新手型与熟练型、不同活动过程中教师教学行为的特点 | 第62-64页 | 
| 第二节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64-70页 | 
| 一、内部因素 | 第64-68页 | 
| 二、外部因素 | 第68-70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0-75页 | 
| 第一节 结论 | 第70-71页 | 
| 第二节 建议 | 第71-75页 | 
| 一、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 第71-72页 | 
|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 第72-73页 | 
| 三、合理调整幼儿园师幼比 | 第73页 | 
| 四、完善教师评价制度 | 第73-75页 | 
| 结语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附录一 | 第79-80页 | 
| 附录二 | 第80-81页 | 
| 附录三 | 第81-82页 | 
| 后记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