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8-9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8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1.3.1 单亲家庭 | 第9页 |
1.3.2 青少年 | 第9-10页 |
1.3.3 小组社会工作 | 第10页 |
1.3.4 情绪管理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页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2.2.1 情绪管理研究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2.2.2 青少年情绪管理研究现状 | 第12页 |
2.3 文献述评 | 第12-13页 |
第三章 单亲家庭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提升方案设计 | 第13-24页 |
3.1 单亲家庭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调查研究 | 第13-14页 |
3.1.1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3.1.2 调查设计 | 第13页 |
3.1.3 调查问卷统计与结果分析 | 第13-14页 |
3.2 单亲家庭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状况分析及需求评估 | 第14-18页 |
3.2.1 研究对象情绪管理能力状况分析 | 第14-18页 |
3.2.2 需求分析 | 第18页 |
3.3 影响单亲家庭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的原因分析 | 第18-20页 |
3.3.1 单亲家庭青少年自身原因对其情绪管理能力的影响 | 第18-19页 |
3.3.2 单亲家庭对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的影响 | 第19-20页 |
3.4 小组工作在提升情绪管理能力上的优势 | 第20-21页 |
3.4.1 单亲家庭青少年群体同质性较强 | 第20页 |
3.4.2 小组工作方法的优势 | 第20-21页 |
3.5 小组工作方法的理论背景 | 第21页 |
3.5.1 优势视角理论 | 第21页 |
3.5.2“人在情境中”理论 | 第21页 |
3.6 小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 | 第21-24页 |
3.6.1 小组名称 | 第21页 |
3.6.2 活动理念 | 第21页 |
3.6.3 小组活动目标 | 第21-22页 |
3.6.4 小组特质 | 第22页 |
3.6.5 选取小组成员 | 第22-23页 |
3.6.6 活动设计大纲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单亲家庭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提升方案实施 | 第24-34页 |
4.1 第一次小组活动:相识是缘 | 第24-26页 |
4.2 第二次小组活动:情绪知识海洋 | 第26-28页 |
4.3 第三次小组活动:情绪传递 | 第28-29页 |
4.4 第四次小组活动:争做情绪表达小达人 | 第29-30页 |
4.5 第五次小组活动:换个角度看问题 | 第30-31页 |
4.6 第六次小组活动:做情绪的主人 | 第31-33页 |
4.7 第七次小组活动:发现未来微笑的自己 | 第33-34页 |
第五章 小组工作的评估 | 第34-38页 |
5.1 小组工作过程评估 | 第34-35页 |
5.1.1 准备情况评估 | 第34页 |
5.1.2 社工的自我评估 | 第34页 |
5.1.3 督导评估 | 第34-35页 |
5.1.4 小组成员的改变评估 | 第35页 |
5.2 小组工作结果评估 | 第35-38页 |
5.2.1 服务对象评估 | 第35-37页 |
5.2.2 小组活动前后成员测试对比 | 第37-38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一 情绪管理能力调查问卷 | 第43-45页 |
附录二 对小组成员的访谈提纲 | 第45-46页 |
附录三 对小组成员父母的访谈提纲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