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语中英文索引 | 第10-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34页 |
综述一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胆固醇逆转运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2-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6页 |
综述二 从“脉浊”理论探讨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病机认识及化浊通脉方方药分析 | 第26-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前言 | 第34-36页 |
实验研究 | 第36-76页 |
第一部分 化浊通脉方对AS兔主动脉血管壁斑块及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 | 第36-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结果 | 第38-41页 |
讨论 | 第41-44页 |
第二部分 化浊通脉方对AS兔血脂水平及主动脉血管壁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 第44-5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4-47页 |
结果 | 第47-49页 |
讨论 | 第49-52页 |
第三部分 化浊通脉方对AS兔主动脉胆固醇跨膜转运相关蛋白的影响 | 第52-6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2-58页 |
结果 | 第58-64页 |
讨论 | 第64-68页 |
第四部分 化浊通脉方对AS兔肝脏胆固醇跨膜转运相关蛋白的影响 | 第68-7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8-69页 |
结果 | 第69-72页 |
讨论 | 第72-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结语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个人简历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