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4-30页 |
1.1 植物中ARF家族 | 第14-18页 |
1.1.1 ARF的模块化结构 | 第14-16页 |
1.1.2 ARF的类型及数目 | 第16-18页 |
1.2 ARF的作用特点 | 第18-20页 |
1.2.1 ARF与AuxRE结合的特异性 | 第18页 |
1.2.2 激活型ARF、阻遏型ARF和Aux/IAA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18-19页 |
1.2.3 ARF功能的冗余 | 第19-20页 |
1.3 ARF的作用机制 | 第20-23页 |
1.3.1 生长素反应过程中ARF的作用机制 | 第20-22页 |
1.3.2 非生长素反应过程中ARF的作用机制 | 第22-23页 |
1.4 ARF的生物学功能 | 第23-26页 |
1.4.1 在反馈调节生长素反应中的功能 | 第23-24页 |
1.4.2 在多个激素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功能 | 第24-25页 |
1.4.3 在非生物胁迫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功能 | 第25-26页 |
1.5 植物ARF4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6-29页 |
1.5.1 在植物侧生器官极性方面的功能 | 第26-27页 |
1.5.2 在不同物种叶片发育过程中的特异性表达 | 第27页 |
1.5.3 参与miR390-tasiRNA3-ARF2/3/4途径 | 第27页 |
1.5.4 在植物生长时期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 第27-29页 |
1.6 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29-30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30-44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30-31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30页 |
2.1.2 试验试剂 | 第30页 |
2.1.3 培养基配方 | 第30-31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31-44页 |
2.2.1 植物核酸的提取与检测 | 第31-32页 |
2.2.2 引物设计 | 第32-33页 |
2.2.3 基因的克隆、鉴定及测序 | 第33-36页 |
2.2.4 序列分析 | 第36页 |
2.2.5 快速PCR定点突变 | 第36-38页 |
2.2.6 草莓FamARF4基因植物过表达载体构建 | 第38-39页 |
2.2.7 农杆菌介导转化拟南芥及森林草莓 | 第39-41页 |
2.2.8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41-42页 |
2.2.9 qRT-PCR检测ARF4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 | 第42-4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4-68页 |
3.1 草莓ARF4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第44-55页 |
3.1.1 '艳丽'草莓FaARF4基因编码区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 第44-46页 |
3.1.2 ARF4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46-47页 |
3.1.3 '艳丽'草莓FaARF4基因mRNA全长克隆与分析 | 第47-50页 |
3.1.4 '艳丽'草莓FaARF4基因DNA全长克隆与分析 | 第50-53页 |
3.1.5 不同草莓品种ARF4基因编码区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 第53-55页 |
3.2 '艳丽'草莓FaARF4基因表达特性分析 | 第55-57页 |
3.2.1 '艳丽'草莓不同器官中FaARF4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分析 | 第55-56页 |
3.2.2 '艳丽'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FaARF4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分析 | 第56-57页 |
3.3 '艳丽'草莓FamARF4基因的遗传转化分析 | 第57-68页 |
3.3.1 '艳丽'草莓FaARF4基因编码区序列的定点突变 | 第57-58页 |
3.3.2 草莓FamARF4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农杆菌 | 第58-61页 |
3.3.3 植物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61-63页 |
3.3.4 转基因植株中ARF4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63-64页 |
3.3.5 转基因植株的观察与表型分析 | 第64-68页 |
4 讨论 | 第68-71页 |
4.1 FaARF4基因的克隆 | 第68-69页 |
4.2 FaARF4基因的表达特性 | 第69页 |
4.3 FaARF4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 第69-71页 |
5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2页 |
附录 | 第82-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