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对其人际困扰的影响--自我接纳的中介作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1 性别角色研究概述第11-15页
        1.1.1 性别角色的概念第11页
        1.1.2 性别角色的理论第11-14页
        1.1.3 性别角色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 性别角色与人际困扰的相关研究第15页
        1.2.1 人际困扰的概念第15页
        1.2.2 性别角色与人际困扰的相关研究第15页
    1.3 性别角色与自我接纳的相关研究第15-16页
        1.3.1 自我接纳的概念第15-16页
        1.3.2 性别角色与自我接纳的相关研究第16页
    1.4 自我接纳与人际困扰的相关研究第16页
2 问题提出第16-17页
    2.1 研究目的第16页
    2.2 研究假设第16-17页
    2.3 研究意义第17页
        2.3.1 理论意义第17页
        2.3.2 实践意义第17页
3 研究方法第17-18页
    3.1 研究对象第17页
    3.2 研究工具第17-18页
        3.2.1 贝姆性别角色量表第17-18页
        3.2.2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第18页
        3.2.3 自我接纳量表第18页
    3.3 数据统计与处理第18页
4 研究结果第18-32页
    4.1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第18-19页
    4.2 大学生人际困扰的现状第19-23页
        4.2.1 大学生人际困扰的性别差异第19-20页
        4.2.2 大学生人际困扰的性别角色类型差异第20-23页
    4.3 大学生自我接纳的现状第23-24页
        4.3.1 大学生自我接纳的性别差异第23页
        4.3.2 大学生自我接纳的性别角色类型差异第23-24页
    4.4 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对人际困扰的影响—自我接纳的中介作用第24-32页
        4.4.1 大学生性别角色、自我接纳、人际困扰的关系第24-26页
        4.4.2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人际困扰的关系—自我接纳的中介作用第26-32页
5 分析讨论第32-38页
    5.1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第32页
    5.2 大学生人际困扰的现状第32-34页
        5.2.1 大学生人际困扰的性别差异第32-33页
        5.2.2 大学生人际困扰的性别角色类型差异第33-34页
    5.3 大学生自我接纳的现状第34-35页
        5.3.1 大学生自我接纳的性别差异第34页
        5.3.2 大学生自我接纳的性别角色类型差异第34-35页
    5.4 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对人际困扰的影响—自我接纳的中介作用第35-38页
        5.4.1 大学生性别角色、自我接纳、人际困扰的关系第35-37页
        5.4.2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人际困扰的关系—自我接纳的中介作用第37页
        5.4.3 建议第37-38页
6 总结第38-40页
    6.1 结论第38页
    6.2 研究的展望与不足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附录第43-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苯胺/碳纳米纤维复合薄膜的制备及热电性能研究
下一篇:货币政策调整对房地产企业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