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9页 |
1.1 考试心理的相关概念 | 第11-13页 |
1.1.1 考试心理 | 第11页 |
1.1.2 考试心理问题 | 第11页 |
1.1.3 考试焦虑 | 第11-12页 |
1.1.4 考试心理素质 | 第12-13页 |
1.1.5 考试心理问题、考试心理素质、考试绩效的关系 | 第13页 |
1.2 考试心理控制感 | 第13-25页 |
1.2.1 考试心理控制感的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1.2.2 考试心理控制感的研究 | 第16-22页 |
1.2.3 考试心理控制感干预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1.3 团体辅导手册的研究 | 第25-29页 |
1.3.1 团体辅导的概念 | 第25页 |
1.3.2 团体辅导手册的概念 | 第25-26页 |
1.3.3 团体辅导手册的构成要素 | 第26-27页 |
1.3.4 编制团体辅导手册的必要性 | 第27-29页 |
第2章 问题的提出与总体研究方案 | 第29-37页 |
2.1 问题的提出 | 第29-30页 |
2.1.1 研究背景 | 第29页 |
2.1.2 选题缘由 | 第29-30页 |
2.2 研究目的 | 第30页 |
2.3 研究意义 | 第30-31页 |
2.3.1 理论意义 | 第30-31页 |
2.3.2 实践意义 | 第31页 |
2.4 研究的评价标准 | 第31-33页 |
2.4.1 量化评价标准 | 第31-32页 |
2.4.2 质化评价标准 | 第32-33页 |
2.5 总体研究方案 | 第33-37页 |
2.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3-34页 |
2.5.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34-35页 |
2.5.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35-37页 |
第3章 初三学生考试心理控制感整体现状及关系 | 第37-53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37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37-38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38-40页 |
3.3.1 研究对象 | 第38-39页 |
3.3.2 研究工具 | 第39页 |
3.3.3 研究过程 | 第39-40页 |
3.3.4 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 第40页 |
3.4 研究结果 | 第40-50页 |
3.4.1 考试心理控制感总分及各维度的描述统计 | 第40页 |
3.4.2 考试心理控制感总分及各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 第40-49页 |
3.4.3 考试心理控制感、考试焦虑和考试成绩的关系 | 第49-50页 |
3.5 讨论 | 第50-52页 |
3.5.1 对考试心理控制感总分及各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50-51页 |
3.5.2 对考试心理控制感、考试焦虑和考试成绩的关系分析 | 第51-52页 |
3.6 结论 | 第52-53页 |
第4章 《考试心理控制感团体辅导手册》的初步编制 | 第53-87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53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53页 |
4.3 研究工具 | 第53-54页 |
4.3.1 研究者 | 第53-54页 |
4.3.2 研究样本 | 第54页 |
4.4 数据处理 | 第54-55页 |
4.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55-84页 |
4.5.1 关于手册 | 第55页 |
4.5.2 手册的构成要素 | 第55-57页 |
4.5.3 手册方案的形成 | 第57-75页 |
4.5.4 手册相关建议 | 第75-81页 |
4.5.5 团体心理辅导常用技术 | 第81-84页 |
4.6 讨论 | 第84-86页 |
4.7 结论 | 第86-87页 |
第5章 《考试心理控制感团体辅导手册》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 第87-116页 |
5.1 研究目的 | 第87页 |
5.2 研究假设 | 第87页 |
5.3 研究方法 | 第87-88页 |
5.4 研究对象 | 第88页 |
5.5 研究工具 | 第88-89页 |
5.5.1 筛选工具及筛选标准 | 第88-89页 |
5.5.2 团体辅导手册 | 第89页 |
5.6 实验设计 | 第89-91页 |
5.7 研究程序 | 第91-93页 |
5.7.1 准备阶段 | 第91页 |
5.7.2 实验阶段 | 第91-92页 |
5.7.3 实验后测阶段 | 第92页 |
5.7.4 数据录入与分析 | 第92-93页 |
5.8 结果与分析 | 第93-112页 |
5.8.1 量化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93-98页 |
5.8.2 质化材料的处理与分析 | 第98-112页 |
5.9 讨论 | 第112-115页 |
5.9.1 对初三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后考试心理控制感得分降低 | 第112-113页 |
5.9.2 对初三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后考试焦虑得分降低 | 第113页 |
5.9.3 对初三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后考试成绩提高 | 第113-114页 |
5.9.4 对成员在辅导中总体评价的分析 | 第114-115页 |
5.10 结论 | 第115-116页 |
第6章 研究总结 | 第116-120页 |
6.1 研究总结论 | 第116-117页 |
6.1.1 初三学生考试心理控制感整体现状及特点 | 第116页 |
6.1.2 《考试心理控制感团体辅导手册》的编制 | 第116页 |
6.1.3 《考试心理控制感团体辅导手册》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 第116-117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117-119页 |
6.2.1 样本代表性不够强 | 第117页 |
6.2.2 研究工具严谨性有待提高 | 第117页 |
6.2.3 实验设计不够严密 | 第117页 |
6.2.4 考试心理控制感团体辅导研究的新尝试 | 第117-118页 |
6.2.5 手册使用上的调整 | 第118-119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119-120页 |
6.3.1 考试心理控制感、考试焦虑、考试成绩的关系研究 | 第119页 |
6.3.2《考试心理控制感分量表》的编制 | 第119页 |
6.3.3 《考试心理控制感团体辅导手册》的适用性 | 第119页 |
6.3.4 对辅导效果的持续性研究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4页 |
附录 | 第124-188页 |
附录A:《考试心理控制感团体辅导手册》 | 第124-172页 |
附录B:量化评价工具 | 第172-175页 |
附录C:质化评价工具 | 第175-179页 |
附录D:开放式问卷 | 第179-180页 |
附录E:团体辅导过程中部分材料及图片展示 | 第180-188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188-189页 |
致谢 | 第1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