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大肠杆菌Rec蛋白介导的同源重组机制(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1.1 前言 | 第11页 |
1.2 RecA相关途径 | 第11-15页 |
1.2.1 RecA蛋白 | 第11页 |
1.2.2 RecA纤丝成核及生长 | 第11-13页 |
1.2.3 RecA介导的同源重组机制 | 第13-14页 |
1.2.4 RecFOR/J促进RecA的重组活性 | 第14-15页 |
1.2.5 RecX:RecA的抑制剂 | 第15页 |
1.3 RecBCD途径 | 第15-19页 |
1.3.1 RecBCD复合物 | 第15-16页 |
1.3.2 RecBCD对Chi位点的识别反应 | 第16-17页 |
1.3.3 RecBCD的作用机制 | 第17-19页 |
1.4 其他Rec蛋白 | 第19-20页 |
1.4.1 RecE/T蛋白 | 第19页 |
1.4.2 RecG/Q/N蛋白 | 第19-20页 |
1.5 结语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大肠杆菌DsrA-sRNA及oriC转录对DNA复制起始的影响 | 第22-71页 |
2.1 引言 | 第22-25页 |
2.1.1 sRNA与细胞周期 | 第22页 |
2.1.2 DsrA-sRNA | 第22-23页 |
2.1.3 DNA复制与转录 | 第23-24页 |
2.1.4 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24-25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5-39页 |
2.2.1 菌种和质粒 | 第25-28页 |
2.2.2 引物 | 第28-33页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3页 |
2.2.4 主要试剂来源 | 第33页 |
2.2.5 培养基的配制 | 第33-35页 |
2.2.6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35-39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9-51页 |
2.3.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9页 |
2.3.1.1 热激法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9页 |
2.3.1.2 电击转化法感受态细胞制备 | 第39页 |
2.3.2 转化 | 第39-40页 |
2.3.2.1 热激法转化 | 第39-40页 |
2.3.2.2 电击法转化 | 第40页 |
2.3.3 缺失突变体的构建 | 第40-41页 |
2.3.4 细胞倍增时间(doubling time)的测定 | 第41页 |
2.3.5 流式细胞仪分析 | 第41-42页 |
2.3.5.1 样品的制备 | 第41-42页 |
2.3.5.2 样品的染色及分析 | 第42页 |
2.3.6 质粒的构建 | 第42-43页 |
2.3.6.1 过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42页 |
2.3.6.2 细菌双杂交质粒的构建 | 第42页 |
2.3.6.3 报告基因(lacZ)融合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42-43页 |
2.3.7 复制转录目的菌株的构建 | 第43页 |
2.3.8 P1转导 | 第43-44页 |
2.3.8.1 P1噬菌体裂解物(P1 lysate)的制备 | 第43页 |
2.3.8.2 转导过程 | 第43-44页 |
2.3.9 细菌总RNA的提取与纯化 | 第44-45页 |
2.3.10 反转录PCR | 第45-46页 |
2.3.11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46-47页 |
2.3.12 细菌双杂交试验 | 第47页 |
2.3.13 Miller法测定β-半乳糖苷酶活性 | 第47-48页 |
2.3.13.1 样品的制备 | 第47页 |
2.3.13.2 样品与作用底物反应 | 第47-48页 |
2.3.13.3 酶标仪检测P-半郭糖巧酶活性检 | 第48页 |
2.3.14 Western blot分析 | 第48-51页 |
2.3.14.1 SDS-PAGE胶的制备 | 第48-49页 |
2.3.14.2 样品的制备 | 第49页 |
2.3.14.3 Western blot检测 | 第49-51页 |
2.4 结果 | 第51-68页 |
2.4.1 大肠杆菌DsrA-sRNA影响DNA复制起始 | 第51-62页 |
2.4.1.1 敲除DsrA-sRNA导致DNA复制起始提前 | 第51-54页 |
2.4.1.2 过表达DsrA-sRNA使DNA复制起始滞后 | 第54-55页 |
2.4.1.3 在线预测DsrA-sRNA会与dnaA-mRNA结合 | 第55-56页 |
2.4.1.4 DsrA-sRNA不影响DnaA的表达 | 第56-58页 |
2.4.1.5 敲除dps基因提前复制起始 | 第58页 |
2.4.1.6 △dps细胞中过表达DsrA-sRNA引起复制起始提前 | 第58-59页 |
2.4.1.7 敲除hchA基因对复制起始没有影响 | 第59-61页 |
2.4.1.8 HchA与Dps相互作用参与DsrA-sRNA作用下的复制起始调控 | 第61-62页 |
2.4.2 大肠杆菌oriC转录对DNA复制起始的影响 | 第62-68页 |
2.4.2.1 P_(BAD)启动子在染色体复制原点oriC右侧的插入和验证 | 第62-63页 |
2.4.2.2 构建所用P_(BAD)启动子活性检测 | 第63-64页 |
2.4.2.3 高浓度阿拉伯糖并未改变WT-P_(BAD)细胞复制起始式样 | 第64-65页 |
2.4.2.4 阿拉伯糖不影响ABTGcasa培养基中的△dksA-P_(BAD)与△mfd-P_(BAD)细胞复制起始 | 第65-66页 |
2.4.2.5 PBAD启动子影响LB培养基中的△dksA-P_(BAD)细胞复制起始 | 第66-68页 |
2.5 讨论 | 第68-71页 |
2.5.1 DsrA-sRNA通过Dps抑制复制起始发生 | 第68-69页 |
2.5.2 DksA调节的oriC转录影响DNA复制起始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