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声学工程论文--超声工程论文--超声换能器论文

高强度宽频超声换能器研究及其探测系统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课题研究的难点分析第13-14页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结构第14-16页
        1.5.1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4页
        1.5.2 论文的基本结构第14-16页
第二章 超声换能器的基本理论第16-26页
    2.1 超声及超声检测技术第16-18页
        2.1.1 超声的特点与应用第16-17页
        2.1.2 超声检测技术发展现状第17-18页
    2.2 现有主要超声换能器及特点第18-23页
        2.2.1 压电式换能器第19-20页
        2.2.2 电容式微加工超声传感器第20-21页
        2.2.3 磁致伸缩式换能器第21-22页
        2.2.4 不同类别换能器的对比第22-23页
    2.3 超声换能器的可优化点分析第23-24页
        2.3.1 对超声换能器发射强度的优化第23-24页
        2.3.2 对超声换能器发射带宽的优化第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三章 高强度宽频超声换能器设计第26-47页
    3.1 高强度超声换能器的设计思路第26-33页
        3.1.1 点状声源的声场分析第26-28页
        3.1.2 混频声波叠加原理分析第28-30页
        3.1.3 渐缩锥形管的声场聚焦分析第30-33页
    3.2 宽频超声换能器的设计思路第33-40页
        3.2.1 宽频设计可行性的理论分析第34-38页
        3.2.2 宽频信号的频段分离与合成设计第38-39页
        3.2.3 宽频设计的具体实现原理图第39-40页
    3.3 高强度宽频超声换能器的设计第40-45页
        3.3.1 超声换能器整体结构原理图第40-41页
        3.3.2 超声换能器构成模块介绍第41-42页
        3.3.3 宽频声源模块的设计思路及对比第42-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对高强度宽频超声换能器的PZFLEX声场仿真第47-59页
    4.1 超声波传播仿真软件PZFLEX简介第47-48页
    4.2 PZFLEX声场仿真系统设置第48-49页
        4.2.1 测试基本参数设置第48-49页
        4.2.2 高强度宽频超声换能器的 3D模型图第49页
    4.3 换能器的高强度性能仿真分析第49-55页
        4.3.1 锥形渐缩管材质对强度的影响第50-51页
        4.3.2 锥形渐缩管聚焦点尺寸对强度的影响第51-52页
        4.3.3 锥形渐缩管中心轴长度对强度的影响第52-54页
        4.3.4 高强度性能理想参数分析第54-55页
    4.4 换能器的宽频性能仿真分析第55-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高强度宽频超声换能器的探测系统设计第59-90页
    5.1 探测系统搭建及实验准备第59-73页
        5.1.1 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图第59-60页
        5.1.2 探测系统各硬件模块实现方案第60-63页
        5.1.3 实验连接模块及换能器实物第63-68页
        5.1.4 实验发射信号的选择第68-73页
    5.2 探测系统频率响应算法分析第73-82页
        5.2.1 频率响应的数学分析第74-75页
        5.2.2 基于最小二乘准则的频率响应特性估计第75-77页
        5.2.3 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频率响应特性估计第77-78页
        5.2.4 基于自回归模型的频率响应特性估计第78-81页
        5.2.5 三种频响特性估计算法比较第81-82页
    5.3 对高强度宽频超声换能器进行实验测试第82-88页
        5.3.1 对圆形单晶片窄频声源的实验测试第83-84页
        5.3.2 对圆柱形组合多晶片宽频声源的实验测试第84-87页
        5.3.3 窄频声源和宽频声源测试结果对比分析第87-88页
    5.4 结合PZFLEX仿真和实测分析整个换能器设计第88-89页
    5.5 本章小结第89-90页
总结与展望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6-97页
致谢第97-98页
附件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高血压药阿齐沙坦及阿齐沙坦酯钾盐的合成工艺研究
下一篇:坚守与蜕变--徐坤小说二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