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工程招标代理行业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2 工程招标代理概述 | 第16-22页 |
2.1 工程招标代理的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2.1.1 工程招标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工程招标代理的概念 | 第16-17页 |
2.1.3 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的概念 | 第17-18页 |
2.2 工程招标代理的特征 | 第18-20页 |
2.3 工程招标代理发展进程 | 第20-22页 |
2.3.1 招标投标活动的起源 | 第20页 |
2.3.2 我国工程招标代理的历史沿革 | 第20-22页 |
3 河南省工程招标代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2-43页 |
3.1 河南省工程招标代理法律框架 | 第22-25页 |
3.1.1 河南省工程招标代理法规体系 | 第22-24页 |
3.1.2 河南省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的作用地位 | 第24-25页 |
3.2 河南省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的准入机制 | 第25-34页 |
3.2.1 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质的认定 | 第25-31页 |
3.2.2 人员从业资格要求 | 第31-33页 |
3.2.3 外省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入豫要求 | 第33-34页 |
3.3 河南省工程招标代理从业队伍规模 | 第34-43页 |
3.3.1 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规模 | 第34-38页 |
3.3.2 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情况 | 第38-43页 |
4 河南省工程招标代理行业发展SWOT分析 | 第43-56页 |
4.1 优势分析 | 第43-45页 |
4.1.1 本土优势 | 第43-44页 |
4.1.2 人力资源优势 | 第44页 |
4.1.3 后发优势 | 第44-45页 |
4.2 劣势分析 | 第45-47页 |
4.2.1 行业定位不准确 | 第45-46页 |
4.2.2 从业人员的水平不足 | 第46页 |
4.2.3 工程招标代理行业竞争力不足 | 第46-47页 |
4.2.4 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行为失范 | 第47页 |
4.3 机遇分析 | 第47-53页 |
4.3.1 投资体制改革带来机遇 | 第47-50页 |
4.3.2 电子招标投标的推广 | 第50页 |
4.3.3 PPP项目的推广 | 第50-52页 |
4.3.4 政府改革带来的机遇 | 第52-53页 |
4.4 挑战分析 | 第53-56页 |
4.4.1 招投标行业市场化程度增加 | 第53-54页 |
4.4.2 PPP增加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工作难度 | 第54-55页 |
4.4.3 大数据时代的挑战 | 第55-56页 |
5 促进河南省工程招标代理行业健康发展对策研究 | 第56-61页 |
5.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第56页 |
5.2 加强电子招投标系统建设 | 第56-57页 |
5.3 把握PPP模式的发展契机 | 第57-58页 |
5.4 发挥工程招标代理行业协会作用 | 第58页 |
5.5 构建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诚信评价体系 | 第58-59页 |
5.6 提升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能力 | 第59-6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结论 | 第61-62页 |
6.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