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19-20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5.2 本文可能的创新 | 第19-20页 |
第2章 基础理论 | 第20-24页 |
2.1 金融脱媒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 第20-21页 |
2.2 脱媒促进效应理论 | 第21-22页 |
2.3 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影响因素 | 第22-24页 |
2.3.1 银行自身层面 | 第22-23页 |
2.3.2 外部环境层面 | 第23-24页 |
第3章 我国金融脱媒及商业银行盈利性现状分析 | 第24-36页 |
3.1 我国金融脱媒的发展情况分析 | 第24-30页 |
3.1.1 我国金融脱媒产生的原因 | 第24-26页 |
3.1.2 我国金融脱媒发展现状 | 第26-30页 |
3.2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性现状 | 第30-32页 |
3.2.1 整体分析 | 第30-31页 |
3.2.2 各项指标分析 | 第31-32页 |
3.3 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途径分析 | 第32-36页 |
3.3.1 业务结构 | 第32-34页 |
3.3.2 收入结构 | 第34-36页 |
第4章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盈利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6-43页 |
4.1 样本和变量的选取 | 第36-37页 |
4.1.1 样本选取 | 第36页 |
4.1.2 变量选取 | 第36-37页 |
4.2 实证模型的建立及计量方法选取 | 第37-40页 |
4.2.1 实证模型的建立 | 第37-39页 |
4.2.2 计量方法的选取 | 第39-40页 |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0-43页 |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的对策建议 | 第43-46页 |
5.1 合理控制规模的扩张速度,调整经营模式 | 第43页 |
5.2 加强金融创新的能力,提高业务水平 | 第43-44页 |
5.3 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 第44-45页 |
5.4 优化成本结构,提升营运效率 | 第45-46页 |
第6章 研究的结论及展望 | 第46-49页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46-47页 |
6.2 本文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