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昌黎县农村居民点重构优化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3 研究进展评述第14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4-17页
        1.3.1 研究目标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3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4 技术路线第16-17页
2 研究区与数据预处理第17-22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7-19页
        2.1.1 自然概况第17-19页
        2.1.2 社会经济概况第19页
    2.2 研究准备与数据预处理第19-22页
        2.2.1 数据来源第19-20页
        2.2.2 评价单元划分第20页
        2.2.3 相关因素的选取与空间量化第20-22页
3 昌黎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第22-33页
    3.1 农村居民点现状第22页
    3.2 空间分布的特征分析第22-33页
        3.2.1 昌黎县居民点空间分布总体特征分析第22-27页
        3.2.2 昌黎县居民点离散特征分析第27-33页
4 昌黎县农村居民点宜居性评价第33-49页
    4.1 评价指标建立第33-34页
        4.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第33页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3-34页
    4.2 评价指标及分级标准第34-45页
        4.2.1 自然因素第34-38页
        4.2.2 社会经济因素第38-41页
        4.2.3 生态因素第41-44页
        4.2.4 综合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第44-45页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5-46页
    4.4 评价结果计算及分析第46-49页
5 昌黎县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优化第49-72页
    5.1 农村居民点重构原则第49页
    5.2 农村居民点重构类型划分第49-50页
    5.3 农村居民点重构重构过程与方法第50-59页
        5.3.1 拟定包入式农村居民点第50-51页
        5.3.2 拟定迁弃式与归并式农村居民点第51-53页
        5.3.3 拟定拓展式农村居民点第53-58页
        5.3.4 拟定控制式农村居民点第58-59页
    5.4 农村居民点重构局部调整第59-65页
        5.4.1 拓展式调整为控制式第59-61页
        5.4.2 有条件村庄调整为拓展式第61-62页
        5.4.3 控制式调整为归并式第62-65页
    5.5 农村居民点重构优化结果第65-70页
        5.5.1 包入式农村居民点的城镇化第65-66页
        5.5.2 拓展式农村居民点的发展优化第66页
        5.5.3 控制式农村居民点的限制优化第66页
        5.5.4 归并式农村居民点迁移方向第66-68页
        5.5.5 迁弃式农村居民点迁移方向第68-70页
    5.6 农村居民点重构保障机制第70-72页
6 结论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78页
作者简历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代重庆州县衙署建筑布局研究--以永川、合州为中心
下一篇:中华联合财险辽宁分公司理赔监察体系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