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四边形角钢通信塔辅助设计的研究发展和现状 | 第10-14页 |
1.2.1 通信塔概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内外通信塔研究及设计的发展及其现状 | 第12-14页 |
1.3 工程可视化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1 程可视化仿真技术的含义 | 第14页 |
1.3.2 程可视化仿真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6-18页 |
2 系统开发简介 | 第18-27页 |
2.1 系统开发工具简介 | 第18-22页 |
2.1.1 基于WINDOWS的开发平台 | 第18页 |
2.1.2 Visual C++及MFC简介 | 第18-19页 |
2.1.3 OpenGL简介 | 第19页 |
2.1.4 Visual C++及OpenGL相结合的便利性 | 第19-20页 |
2.1.5 APDL简介及VC++下ANSYS相关API函数 | 第20-22页 |
2.2 基于MFC的OpenGL绘图环境的实现 | 第22-24页 |
2.2.1 创建MFC应用程序框架 | 第22页 |
2.2.2 设置OpenGL图形绘制环境 | 第22-24页 |
2.3 OpenGL 3D真实效果的实现 | 第24-27页 |
2.3.1 空间变换 | 第24-25页 |
2.3.2 颜色模式 | 第25-26页 |
2.3.3 光照和材质变化 | 第26页 |
2.3.4 OpenGL渲染过程 | 第26-27页 |
3 四边形角钢塔架结构设计与计算 | 第27-40页 |
3.1 四边形角钢塔的结构构造 | 第27-30页 |
3.1.1 角钢塔的优缺点 | 第27页 |
3.1.2 角钢塔立面选型 | 第27-28页 |
3.1.3 角钢塔塔柱构造 | 第28页 |
3.1.4 角钢塔腹杆构造 | 第28-29页 |
3.1.5 角钢塔的横膈构造 | 第29-30页 |
3.2 四边形角钢塔架静力计算方法 | 第30-31页 |
3.2.1 四边形角钢塔架的静力计算 | 第30页 |
3.2.2 角钢塔架杆件计算 | 第30-31页 |
3.3 塔架荷载与作用分类 | 第31-32页 |
3.4 塔架上的拟静力风荷载计算 | 第32-36页 |
3.4.1 基本风压值 | 第33页 |
3.4.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 第33页 |
3.4.3 风荷载体型系数 | 第33-34页 |
3.4.4 风振系数 | 第34-36页 |
3.5 地震作用 | 第36-39页 |
3.5.1 水平地震作用 | 第36-38页 |
3.5.2 竖向地震作用 | 第38-39页 |
3.6 荷载与作用的组合 | 第39-40页 |
4 角钢塔结构的建模方法 | 第40-47页 |
4.1 角钢塔的建模思路 | 第40-41页 |
4.2 系统对角钢塔节点及杆件连续编号的统计及计算 | 第41-46页 |
4.3 OpenGL 3D绘图空间及ANSYS中角钢塔的自动建模 | 第46-47页 |
5 基于OpenGL的四边形角钢塔三维可视化辅助设计系统的实现 | 第47-80页 |
5.1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47-48页 |
5.2 结构方案设计模块 | 第48-63页 |
5.2.1 设计参数输入 | 第50-55页 |
5.2.2 方案的生成 | 第55-59页 |
5.2.3 方案修改功能的实现 | 第59-61页 |
5.2.4 结构数据保存与传递 | 第61-63页 |
5.3 结构荷载计算模块 | 第63-66页 |
5.3.1 自重荷载作用计算 | 第64页 |
5.3.2 风荷载作用计算 | 第64-65页 |
5.3.3 地震荷载作用计算 | 第65页 |
5.3.4 APDL命令流生成 | 第65页 |
5.3.5 ANSYS后台分析的实现 | 第65页 |
5.3.6 方案校核 | 第65-66页 |
5.3.7 计算书生成 | 第66页 |
5.4 塔架效果显示模块 | 第66-74页 |
5.4.1 OpenGL 3D绘图空间平移、缩放、旋转功能实现 | 第66-67页 |
5.4.2 二维简图生成 | 第67-71页 |
5.4.3 三维效果图生成 | 第71-74页 |
5.5 系统应用 | 第74-80页 |
5.5.1 设计条件 | 第74页 |
5.5.2 程序设计及计算 | 第74-8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结论 | 第80页 |
6.2 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