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12-18页 |
1.1 实验研究对象 | 第12页 |
1.2 实验所用仪器、材料 | 第12页 |
1.3 手术方法 | 第12-13页 |
1.4 标本采集 | 第13-15页 |
1.5 组织病理学检测 | 第15-16页 |
1.6 数据统计分析 | 第16-18页 |
二、结果和分析 | 第18-24页 |
2.1 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 第18页 |
2.2 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 第18-24页 |
2.2.1 早期与进展期远端胃癌淋巴结转移度的比较 | 第18-19页 |
2.2.2 远端胃癌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第19页 |
2.2.3 肿瘤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第19页 |
2.2.4 Borrmann分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第19-20页 |
2.2.5 组织学分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第20页 |
2.2.6 远端胃癌N1与N2淋巴结转移度的比较 | 第20-21页 |
2.2.7 各组淋巴结转移度大小的比较 | 第21-22页 |
2.2.8 淋巴结转移与获取淋巴结数目之间的相关性 | 第22-24页 |
三、讨论 | 第24-31页 |
3.1 胃癌手术后新鲜标本淋巴结的处理 | 第24页 |
3.2 术前详细记录基本情况 | 第24页 |
3.3 新鲜标本的处理 | 第24-26页 |
3.3.1 血管的辨认与淋巴结的分组和收集 | 第25页 |
3.3.2 淋巴结与脂肪颗粒的鉴别 | 第25页 |
3.3.3 测量记录病理资料 | 第25-26页 |
3.4 明确标记分组送检 | 第26页 |
3.5 淋巴结转移的组织学检测 | 第26-28页 |
3.6 远端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与临床病理学 | 第28-29页 |
3.7 远端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对外科手术的指导作用 | 第29页 |
3.8 规范远端胃癌淋巴结清扫术,改善胃癌预后 | 第29-31页 |
四、结论和展望 | 第31-32页 |
4.1 结论 | 第31页 |
4.2 展望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和发表论文情况 | 第34-35页 |
附页 | 第35-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