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担保公司内部控制研究--以WT中小担保公司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4-2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20-27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20-22页 |
2.1.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0-21页 |
2.1.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1-22页 |
2.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22页 |
2.2 内部控制的基础理论 | 第22-24页 |
2.2.1 内部控制的含义 | 第22-23页 |
2.2.2 内部控制的目标 | 第23-24页 |
2.2.3 内部控制的要素 | 第24页 |
2.3 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3.1 内部控制的假设理论 | 第24-25页 |
2.3.2 内部控制的基本方式 | 第25-27页 |
3 中小担保公司内部控制的理论分析 | 第27-31页 |
3.1 中小担保公司内部控制的性质分类 | 第27-28页 |
3.1.1 政策性中小担保公司 | 第27页 |
3.1.2 商业性中小担保公司 | 第27页 |
3.1.3 互助性中小担保公司 | 第27-28页 |
3.2 中小担保公司内部控制的特点 | 第28页 |
3.2.1 更加注重对风险的控制 | 第28页 |
3.2.2 内部控制专注范围比较集中 | 第28页 |
3.2.3 内部监督的作用更为突出 | 第28页 |
3.2.4 对信息与沟通的要求更高 | 第28页 |
3.3 中小担保公司内部控制所面临的风险阻碍 | 第28-29页 |
3.3.1 外部风险 | 第28-29页 |
3.3.2 内部风险 | 第29页 |
3.4 中小担保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9-31页 |
3.4.1 经营理念有偏差 | 第29-30页 |
3.4.2 经营方式不规范 | 第30页 |
3.4.3 制度建设不健全 | 第30页 |
3.4.4 中小担保公司内部监管责任缺失 | 第30-31页 |
4 WT中小担保公司内部控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1-44页 |
4.1 WT中小担保公司概况 | 第31-34页 |
4.1.1 基本情况 | 第31-32页 |
4.1.2 组织架构 | 第32-33页 |
4.1.3 业务流程 | 第33-34页 |
4.2 WT中小担保公司内部控制情况 | 第34-38页 |
4.2.1 内部控制实施方案 | 第34-38页 |
4.2.2 内部控制实施效果 | 第38页 |
4.3 WT中小担保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8-44页 |
4.3.1 没有良好的控制环境 | 第38-39页 |
4.3.2 控制活动过程不完善 | 第39-41页 |
4.3.3 风险评估缺乏准确性 | 第41-43页 |
4.3.4 信息与沟通有失真实性 | 第43页 |
4.3.5 内部监控制度不健全 | 第43-44页 |
5 加强中小担保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议 | 第44-55页 |
5.1 构建完善的控制环境 | 第44-46页 |
5.1.1 健全公司组织架构 | 第44-45页 |
5.1.2 注重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 第45页 |
5.1.3 强化高层示范效应 | 第45-46页 |
5.2 提升控制活动的质量 | 第46-49页 |
5.2.1 明确岗位职责并实行分工控制 | 第46页 |
5.2.2 严格审批权限并强化评审流程 | 第46-47页 |
5.2.3 强化风险管理并完善控制流程 | 第47-48页 |
5.2.4 加强会计控制并夯实内控基础 | 第48页 |
5.2.5 强化绩效考核并提高工作效率 | 第48-49页 |
5.3. 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谨慎性 | 第49-52页 |
5.3.1 提高风险识别意识 | 第49-50页 |
5.3.2 增强风险评估能力 | 第50-51页 |
5.3.3 加强风险应对能力 | 第51-52页 |
5.4 完善信息与沟通方式 | 第52-53页 |
5.4.1 加大信息的收集 | 第52-53页 |
5.4.2 加强信息的传递 | 第53页 |
5.4.3 及时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反馈 | 第53页 |
5.5 强化监控与内部审计 | 第53-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