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2 太赫兹滤波器的研究现状 | 第8-15页 |
1.2.1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结构的太赫兹滤波器 | 第8-10页 |
1.2.2 基于超材料人工结构的太赫兹滤波器 | 第10-13页 |
1.2.3 基于光子晶体结构的太赫兹滤波器 | 第13-15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2 太赫兹滤波器的理论数值分析方法 | 第17-33页 |
2.1 太赫兹波滤波器的电磁场数值分析方法 | 第17页 |
2.2 麦克斯韦方程组 | 第17-25页 |
2.2.1 有限积分法介绍 | 第19-25页 |
2.3 太赫兹波的传输理论 | 第25-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基于金属微结构的太赫兹带阻滤波器 | 第33-44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金属微结构模型介绍及数值分析 | 第33-35页 |
3.2.1 金属微结构模型 | 第33-34页 |
3.2.2 金属微结构的数值分析 | 第34-35页 |
3.3 太赫兹带阻滤波器的结构模型及分析 | 第35-38页 |
3.3.1 太赫兹带阻滤波器的结构模型 | 第36页 |
3.3.2 太赫兹带阻滤波器的性能分析 | 第36-38页 |
3.4 周期对带阻滤波器性能的影响 | 第38-41页 |
3.4.1 周期长度对带阻滤波器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3.4.2 周期宽度对带阻滤波器性能的影响 | 第39-41页 |
3.5 入射角度对带阻滤波器性能的影响 | 第41-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基于金属微结构的太赫兹带通滤波器 | 第44-58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金属微结构模型介绍及数值分析 | 第44-47页 |
4.2.1 金属微结构模型 | 第45页 |
4.2.2 金属微结构的数值分析 | 第45-47页 |
4.3 太赫兹带通滤波器的模型及分析 | 第47-49页 |
4.3.1 太赫兹带通滤波器的结构模型 | 第47页 |
4.3.2 太赫兹带通滤波器的性能分析 | 第47-49页 |
4.4 金属颗粒对带通滤波器性能的影响 | 第49-52页 |
4.4.1 金属颗粒宽度对带通滤波器性能的影响 | 第49-51页 |
4.4.2 金属颗粒长度对带通滤波器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4.5 入射角度对带通滤波器性能的影响 | 第52-54页 |
4.6 两种滤波器结构和性能的比较 | 第54-55页 |
4.7 金属颗粒形状对带通滤波器性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4.7.1 两种金属颗粒形状的带通滤波器结构 | 第55-56页 |
4.7.2 不同形状的金属颗粒对带通滤波器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总结 | 第58-59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