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背景 | 第9-12页 |
1.1.1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 | 第9页 |
1.1.2 传统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 第9-12页 |
1.2 剧烈塑性变形技术制备层状金属复合材料 | 第12-16页 |
1.2.1 等径角挤压技术制备层状金属复合材料 | 第12-14页 |
1.2.2 累积叠轧技术制备层状金属复合材料 | 第14-15页 |
1.2.3 螺旋轴对称复合挤压技术制备复合材料 | 第15-16页 |
1.3 管状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16-18页 |
1.3.1 管状材料高压切变技术制备管状复合材料 | 第16页 |
1.3.2 管状材料高压切变技术应变分析 | 第16-18页 |
1.4 本课题选材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4.1 选材思路 | 第18-19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 实验条件及方案 | 第20-2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2 实验方案 | 第21页 |
2.3 试样制备 | 第21页 |
2.4 显微组织表征 | 第21-22页 |
2.5 力学性能分析 | 第22-25页 |
2.5.1 显微硬度测试 | 第22-23页 |
2.5.2 复合界面剪切强度测量 | 第23-25页 |
3 影响材料复合因素探究 | 第25-30页 |
3.1 表面处理的影响 | 第25-26页 |
3.2 等效应变量的影响 | 第26页 |
3.3 应变速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3.4 静水压力的影响 | 第27-28页 |
3.5 退火工艺与保压时间的影响 | 第28-2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复合实验 | 第30-56页 |
4.1 5N铝套5N铝复合试验 | 第30-36页 |
4.1.1 复合界面扫描电子图像 | 第30-32页 |
4.1.2 复合界面电子背散射衍射图像 | 第32-34页 |
4.1.3 复合界面剪切结合强度测量 | 第34页 |
4.1.4 复合界面周围显微硬度测量 | 第34-36页 |
4.2 4N铝套5N铝复合试验 | 第36-41页 |
4.2.1 复合界面扫描电子图像 | 第36-37页 |
4.2.2 复合界面电子背散射衍射图像 | 第37-39页 |
4.2.3 复合界面剪切结合强度测量 | 第39页 |
4.2.4 复合界面周围显微硬度测量 | 第39-41页 |
4.3 5N铝套4N铝复合试验 | 第41-45页 |
4.3.1 复合界面扫描电子图像 | 第41-42页 |
4.3.2 复合界面电子背散射衍射图像 | 第42-44页 |
4.3.3 复合界面剪切结合强度测量 | 第44页 |
4.3.4 复合界面周围显微硬度测量 | 第44-45页 |
4.4 管状材料高压切变中4N铝与5N铝组织演化差异 | 第45-47页 |
4.5 管状材料高压切变中4N铝与5N铝织构演化差异 | 第47-49页 |
4.6 4N铜套5N铝复合试验 | 第49-53页 |
4.6.1 显微组织表征 | 第49-51页 |
4.6.2 复合界面周围显微硬度及剪切结合强度测量 | 第51-52页 |
4.6.3 铜铝复合界面原子扩散分析 | 第52-53页 |
4.7 5N铝套4N铜复合试验 | 第53-54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5 管状材料高压切变复合过程研究 | 第56-62页 |
5.1 界面在试样加压减薄过程中增加 | 第57-58页 |
5.2 界面在管状材料切变过程中增加 | 第58-6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6 结论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附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