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一、我国实体书店困境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二、我国实体书店存在价值与发展前景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三、我国实体书店发展对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框架及创新 | 第18-21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二、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三、研究创新 | 第20-21页 |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理论依据 | 第21-23页 |
一、图书发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 | 第21-22页 |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长尾理论”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实体书店的历史发展脉络 | 第23-31页 |
第一节 实体书店概述 | 第23-24页 |
一、实体书店的起源 | 第23-24页 |
二、实体书店的分类 | 第24页 |
第二节 新华书店的发展历程 | 第24-26页 |
一、建国后,改革开放之前,一枝独秀 | 第25页 |
二、改革之后,新世纪以来,面临竞争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民营书店的发展历程 | 第26-28页 |
一、民营书店的再生与发展 | 第27页 |
二、民营书店的繁荣与式微 | 第27-28页 |
第四节 我国实体书店的现状分析 | 第28-31页 |
一、实体书店网点分析 | 第28-29页 |
二、实体书店从业人员分析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我国实体书店的困境 | 第31-59页 |
第一节 业已退出市场的实体书店例举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外患丛生——实体书店的外部困境 | 第32-46页 |
一、新进入者——网络书店 | 第32-37页 |
二、替代品——数字出版 | 第37-42页 |
三、购买者——国民阅读 | 第42-46页 |
第三节 内忧不断一实体书店的内部困境 | 第46-59页 |
一、生产者——成本与利润的博弈 | 第46-52页 |
二、现有企业——新华与民营的对局 | 第52-59页 |
第四章 实体书店存在价值与发展前景考量 | 第59-73页 |
第一节 实体书店存在价值考量 | 第59-64页 |
一、政治角度: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 | 第59-60页 |
二、经济角度:出版产业的坚实基础 | 第60-61页 |
三、文化角度:社会精神文化的助推 | 第61-64页 |
第二节 实体书店发展前景考量 | 第64-73页 |
一、政策机遇:政府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宏观微观促发展 | 第64-66页 |
二、市场机遇:图书市场容量大潜力高,城乡东西待开发 | 第66-68页 |
三、实体书店之优势 | 第68-73页 |
第五章 我国实体书店的发展对策 | 第73-100页 |
第一节 国家政策的扶持 | 第73-79页 |
一、现有政策分析 | 第73-77页 |
二、引领国民阅读,提升阅读风气 | 第77页 |
三、规范图书市场,维护行业生态 | 第77-79页 |
第二节 社会各界的帮扶 | 第79-82页 |
一、国外社会帮扶案例解读:出版商与作家对实体书店的帮扶 | 第79-80页 |
二、国内社会帮扶案例解读:房屋产权部门与韬奋基金会的帮扶 | 第80页 |
三、书业行业协会帮扶探讨:转变协会性质、践行协会宗旨 | 第80-82页 |
第三节 实体书店的自救 | 第82-97页 |
一、找准定位:销售商与服务商的取舍,专业化与多元化的甄别 | 第83-87页 |
二、降低成本:连锁经营谋发展,科学管理探出路 | 第87-90页 |
三、商业标配:线上共线下,“鼠标加水泥” | 第90-93页 |
四、读者本位:给“上帝”的优质服务 | 第93-97页 |
第四节 未来实体书店的模式预测 | 第97-100页 |
一、“文化Mall”式大书城 | 第97-98页 |
二、精简便民式社区书店 | 第98-99页 |
三、“书与非书”式书吧 | 第99-100页 |
结语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7页 |
后记 | 第107-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