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与意义 | 第9-14页 |
1.2.1 底框结构刚度比取值研究 | 第9-11页 |
1.2.2 底框结构消能减震设计研究 | 第11-13页 |
1.2.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算例参数与有限元分析建模 | 第15-39页 |
2.1 底框侧向刚度比计算 | 第15-18页 |
2.2 减震结构有效附加阻尼比计算 | 第18-20页 |
2.2.1 粘滞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 | 第18-19页 |
2.2.2 非线性粘滞阻尼的等效阻尼比 | 第19-20页 |
2.3 材料本构 | 第20-29页 |
2.3.1 混凝土本构关系 | 第21页 |
2.3.2 砌体本构关系 | 第21-24页 |
2.3.3 钢筋本构关系 | 第24页 |
2.3.4 剪力墙剪切材料本构关系 | 第24-27页 |
2.3.5 砌体墙剪切材料本构关系 | 第27-29页 |
2.4 结构构件建模 | 第29-35页 |
2.4.1 梁柱的模型化 | 第29-31页 |
2.4.2 墙单元的模型化 | 第31-33页 |
2.4.3 阻尼器单元的模型化 | 第33-35页 |
2.5 质量源和阻尼的确定 | 第35-37页 |
2.6 输入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 第37-3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3 不同刚度比底框结构大震下破坏模式分析 | 第39-51页 |
3.1 不同刚度比底框模型设计 | 第39-43页 |
3.2 集中布置剪力墙底框结构大震反应分析 | 第43-47页 |
3.3 分散布置剪力墙底框模型 | 第47-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底框结构减震控制研究 | 第51-92页 |
4.1 不同附加阻尼比时底框结构减震效果 | 第51-62页 |
4.1.1 集中布置剪力墙底框结构 | 第51-56页 |
4.1.2 分散布置剪力墙底框结构 | 第56-60页 |
4.1.3 本节小结 | 第60-62页 |
4.2 不同地震强度下非线性阻尼器的减震控制效果 | 第62-82页 |
4.2.1 集中布置剪力墙底框结构 | 第62-71页 |
4.2.2 分散布置剪力墙底框结构 | 第71-81页 |
4.2.3 本节小结 | 第81-82页 |
4.3 底框结构减震参数确定 | 第82-9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92-94页 |
5.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92页 |
5.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附录 | 第99-110页 |
附录A 人工波作用下不同刚度比底框结构大震损伤分布 | 第99-102页 |
附录B 人工波作用下底框结构强震下减震控制对比 | 第102-109页 |
附录C 人工波作用下实例底框结构强震下减震对比 | 第109-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