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汽车性能检测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汽车性能检测系统的发展概述与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汽车性能检测系统的发展概述与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国内汽车性能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设计原理和总体设计方案 | 第14-28页 |
2.1 需求分析 | 第14-15页 |
2.2 汽车动力性指标和检测方法 | 第15-17页 |
2.3 汽车常规制动指标和检测方法 | 第17-18页 |
2.4 汽车ABS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 | 第18-19页 |
2.5 汽车燃油经济性检测方法 | 第19页 |
2.6 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 第19-20页 |
2.7 总体架构设计 | 第20-26页 |
2.7.1 总体设计图 | 第20-21页 |
2.7.2 关键机械结构设计 | 第21-26页 |
2.7.3 总体设计的特点 | 第26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8-34页 |
3.1 控制系统硬件平台的选择 | 第28-30页 |
3.1.1 基于DSP的工控板 | 第28页 |
3.1.2 基于uc-COSII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EPC2000工控板 | 第28-29页 |
3.1.3 基于linux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SCM-7020 工控板 | 第29页 |
3.1.4 确定选型 | 第29-30页 |
3.2 数字量输入模块的设计 | 第30页 |
3.3 模拟量输入模块的设计 | 第30-31页 |
3.4 传感器的选用 | 第31页 |
3.5 硬件的集成以及可靠性设计 | 第31-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测试系统的误差分析 | 第34-40页 |
4.1 力传感器的误差分析 | 第34-36页 |
4.1.1 AD采样原理 | 第34页 |
4.1.2 踏板力的误差分析 | 第34-35页 |
4.1.3 管路压力的误差分析 | 第35-36页 |
4.2 轮速传感器的误差分析 | 第36-37页 |
4.3 燃油流量计的误差分析 | 第37-38页 |
4.4 温度的误差分析 | 第38-3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嵌入式软件设计 | 第40-52页 |
5.1 控制系统软件平台的选择 | 第40-42页 |
5.1.1 WinCE操作系统 | 第40页 |
5.1.2 VxWorks操作系统 | 第40页 |
5.1.3 LINUX操作系统 | 第40-41页 |
5.1.4 选型确定 | 第41-42页 |
5.2 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42-44页 |
5.2.1 任务模块的划分 | 第42页 |
5.2.2 任务模块的调度 | 第42页 |
5.2.3 任务模块的同步与互斥 | 第42-44页 |
5.3 控制系统多线程设计与实现 | 第44-48页 |
5.3.1 控制系统多线程设计 | 第44-46页 |
5.3.2 系统多线程的编程实现 | 第46-48页 |
5.4 提高精度的软件处理 | 第48-49页 |
5.5 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49-5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上位机软件设计与仪器样机测试 | 第52-60页 |
6.1 上位机软件的功能 | 第52页 |
6.2 上位机软件的人机界面设计 | 第52-54页 |
6.3 上位机设计的特点 | 第54-55页 |
6.4 仪器样机的测试 | 第55-58页 |
6.4.1 试验的实施 | 第55-57页 |
6.4.2 试验结果 | 第57-58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7.1 本文主要结论与总结 | 第60-61页 |
7.2 后续研究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